[拼音]:yangqin
[外文]:dulcimer
击奏弦鸣乐器。源于西亚亚述、波斯古国,11世纪传入欧洲,至今仍流行于东欧一些地区。明代(1368~1644)晚期传入中国,始称洋琴,又称蝴蝶琴、打琴、敲琴、扇面琴、铜丝琴、钢丝琴等,流传至今已 300余年,成为中国重要的地区性民族乐器。
形制及构造扬琴的形制多样。琴体为木质、梯形。扁方共鸣箱。张钢丝弦及金属缠丝,少者8~10档,多者13~18档,每档2~4根弦。琴面设有弦马、琴弦、山口、滚珠、弦轴、挂弦钉、盖板等。演奏时用琴竹敲击琴弦,并通过琴弦振动,使共鸣箱产生共鸣。传统扬琴有“双七音”,“双八音”两种,音域仅一个半八度,并存在走音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造家们对扬琴不断改进,研制成4排码401型变音扬琴、律吕式大扬琴、五排码平均律扬琴、全律活码大扬琴、多码平均律大扬琴等。这些改革扬琴加大了共鸣箱的结构,扩大了音域,增加了音量和厚度,美化了音色;改进了琴弦的张力强度和质量,采用了合理的音位排列,便于转调和变化半音的演奏;装置活动山口以简便的微调方法消除跑弦走音现象,添设了控制余音的止音器装置等,从而使这一传统乐器具备了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成为独奏、重奏、合奏及伴奏乐器。
演奏扬琴的演奏方法有单竹类、齐竹类、轮竹类、颤竹类、滑抹类、揉弦类、拨弦类、抓弦类、点弦类及装饰音类。其音色清脆悠扬,讲究织体“横线性”的旋律润饰加花。通过各种顺打、慢打、齐打、密打、分打、连打、夹打,衬音、坐音、顿音、花音、装饰音,轮竹、浪竹、颤竹、滑颤等技巧的运用,形成丰富多样的花点、线条,使曲调华丽、活泼、流畅和具有民族韵味。在继承和发扬扬琴演奏艺术及传统风格的基础上,通过左与右的全能运竹,点与线的发音形式,曲与直的余音处理,纵与横的织体结构等艺术手段等,不断丰富和发展扬琴的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力,使扬琴不仅适于演奏明快流畅、热烈奔放的快速旋律,跌宕多姿的力度变化;也适于运用滑抹吟揉等多种技巧,表现优美抒情的如歌曲调,刻划柔婉细雅、流韵悠远的情境;还能配奏纵横交错的和声性、复调性的多声织体。
演奏家及曲目明末清初,扬琴始传广东,当时使用和制作传统扬琴,也首推广东为盛,后及江南、福建一带,又从东南沿海逐渐传入内地。最初扬琴大多用于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其中凡各地的“琴书”,都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清末民初,民间器乐作为独立的乐种出现和兴起,扬琴又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山东琴曲等地方乐种的主要乐器。广东严老烈最早根据古曲 《三宝佛》 中的两段乐曲改编为扬琴独奏曲《倒垂帘》、《旱天雷》,改编《寡妇诉怨》为《连环扣》等曲,为扬琴演奏创造了一种具有明快、活泼、爽朗特色的广东音乐艺术风格。1921年广东丘鹤俦所著《琴学新编》等书,创立了扬琴演奏“竹法十度”,提出了左竹法和右竹法的理论。广东吕文成、罗绮云、陈德钜、陈俊英等均精于扬琴独奏,谱过扬琴曲并出版过扬琴演奏法的著作。江南任晦初最早将《三六》、《花六》两首丝竹乐整理成为扬琴独奏曲。他的扬琴独奏音色柔美,花点酣畅,韵味隽永,体现了江南丝竹“轻、花、细、雅”的风格。四川扬琴是四川曲艺中最富于音乐性的曲种之一。它的纯器乐演奏的扬琴曲牌以《将军令》、《闹台》最有特色。著名老艺人李德才、易德全等在唱腔和扬琴演奏上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以上所提的这些扬琴传统曲目,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录制过唱片,是珍贵的音乐资料和遗产。此外,辽宁盖县民间艺人赵殿学传谱独奏的《苏武牧羊》,始创了以“吟、揉、滑、颤”竹法为特色的东北扬琴;以筝、扬琴等2~4件乐器作丝弦重奏形式出现的山东琴曲,扬琴在《碰八板》、《流水》等曲目中,善于运用和声及支声复调的伴奏织体手法。以“催板”变奏润饰加花为特点的潮州弦诗;以扬琴伴唱而具优美抒情音乐风格的各地琴书及榆林小曲等品种,组成了扬琴演奏艺术的丰富多姿的面貌。近年改编的扬琴曲目有《汨罗江上》、《苏武牧羊》、《雨打芭蕉》、《龙船》等;创作乐曲有《淮河随想曲》、《欢乐的火把节》、《边疆的春天》;大型体裁作品有分乐章的扬琴协奏曲《海峡音诗》及《飞瀑》等。
参考文章
- 扬琴的由来美术与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