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评价

历史地理2023-02-03 07:14:30百科

国土资源评价

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国土资源在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考察。

国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按功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劳动对象的矿产和野生动植物等物料资源;另一类是各种土地(含水面)以及城镇、港口、水库、道路等依附于土地的人类劳动资料和生活空间的环境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必须对它们在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给以科学的评价。

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决定于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资源的用途及其蕴藏状态。具体地从需求情况、资源本身的质量、数量以及开发利用条件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资源需求评价

社会对某种资源的需要,在于资源本身的功用和人类对这种功用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土地,除了作为人类生活空间之外,其主要功用是能量与淡水的接收涵蓄和能量与物质的转换。没有能源,一切经济活动和生命运动都将停止。为人类活动所需的能量一直以食品形式通过环境中的植物吸收太阳能转化而来;人类建筑房屋、制造用具和衣物的原料以及作为能源的水力、风力和植物燃料,过去绝大部分都由环境资源生产转化而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有许多已被矿产物料取代。矿产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不仅取代了大部分植物燃料,并能合成人造纤维和塑料,代替了许多人类用以制造衣着和用具的棉、麻、丝、毛皮和木竹材料。利用矿产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建筑房屋、制造器具,也在许多地方取代了竹木等植物材料。但是矿产资源不可以再生,存在于废弃物中的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虽能回收,往往又因耗能太多而未回收利用。淡水是人和一切生物的生命线,是不可代替的宝贵资源。由于地球上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淡水消耗量的提高,淡水的供求矛盾日益尖锐,人们才对淡水资源的价值有所重视。对于保护文物古迹等历史遗产和生物基因的重要意义,也是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才逐渐有所认识。资源的功用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要全面地综合评价。

资源质量评价

在环境资源中,对于农田、林地和草场等运用生物科学规律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生产的土地来说,光、热、水、气等气候要素是先决条件,土壤结构、营养元素含量、有机物组成、水文成土母质也是衡量其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城镇用土地,对气候水文土壤和基础地质条件的要求与农用土地不完全相同。对城镇用地更为重要的是其周围的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条件,因为它们是决定这类资源使用价值的主要因素。在物料资源中,对于各种矿藏,矿体的成份与品位是主要的质量指标,同时也要考虑矿体类型和产状结构。品位是指矿体中某种有用物质的含量,如品位太低则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由于资源保有储量的不断减少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工业品位的标准也在变化。成份中包括各种有用成份和有害成份,为提高经济效益要进行综合开发,就必须综合评价,既要考虑某一种成份的开采价值,也要考虑有些成份会产生的消极作用。矿体类型和产状结构是对开采与选矿效率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对于生物资源的质量评价主要在于品种、规格和生长状态。其功用有的能作为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表现为直接的经济价值;有的作为观赏和科学研究对象;有的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以及消灭害虫害兽的生态价值。多数生物资源兼有两种或者更多的功用。

资源数量评价

在环境资源中,各种农业用地主要按面积计算,生产能力可作为参考。水库主要按蓄水量和面积计算,生产能力和浇灌面积也可作为参考。对于水力资源,除根据流量与落差按理论计算年发电量之外,还应考虑合理装机容量与相应的发电能力,后者更有实际意义。在物料资源中,矿产资源的蕴藏量主要以探明保有储量和工业储量为据,预测储量和理论储量仅供参考。为了说明某矿对国民经济的现实意义,应尽量指出不同时期的规划产量。对于生物资源,除蕴藏量之外还应说明其合理的年采获量。一个地区的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而实际可供耗用的淡水量,取决于该地区的年降水径流量和允许引用的过境水量。地下水的动储量和湖泊的界限水位以上部分,可常年调剂使用;地下水的静储量和湖泊的界限水位以下部分,只能临时少量借用,不能长期大量汲取。

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主要指资源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生产技术水平、区位关系、交通运输设施、协作条件和职工的生活环境等。有些原来难于开发利用而价值不大的资源,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会提高其开发利用价值。也有质优、量大又是社会需要的资源,由于离用户太远,交通运输条件不具备,暂时不宜开发。还有些资源因缺乏水、电等协作条件,或者当地气候特殊以及副食蔬菜供应困难等原因致使职工生活不便,也会影响其开采利用价值。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最终根据投资效果综合论证。从全局的角度,以发展的观点,分析这种开发利用对经济效果、生态效果和社会效果产生的影响。经济效果可用各种指标衡量,生态效果和社会效果目前以定性分析为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