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izhongshan Shiku
[外文]:Shizhongshan Grottoes
中国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石窟。位于云南省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西南25公里的石钟山上。石窟由石钟寺(8窟)、狮子关(3窟)、沙登村(5窟)3区组成。石窟年代应以沙登区 1号窟为早,属南诏时期。石钟寺区和狮子关区造像皆见盛德四年(1179)题记,属大理国造像。其中石钟寺第 4窟之后可能为元明时期的作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设立石钟山文物保护所负责保护管理。
石钟寺区自左至右,第 1窟当地称为“阿秧白”,传为女性生殖崇拜。从佛龛看原系一佛二菩萨配置,其中佛像损坏为后人所改镌,该窟龛顶有盛德四年的墨书题记,应属大理国时的造像;第 2窟为观音像,其左右各一胁侍,右者捧盒,左者持瓶,雕刻技艺娴熟;第 3窟龛室开间甚大,正中刻一坐佛,两侧分列八大明王,按密宗的教义,明王像为佛的忿怒身,故此窟反映了密宗造像的特征;第 4窟共 3龛,中坐维摩诘像,龛柱上有“至正元年”(1341)题铭;第 5窟中雕释迦像,左右为文殊、普贤;第 6窟与第5窟相连,刻一佛;第7窟中雕主像,头戴圆锥形王冠,传为南诏王阁罗凤,左右侍者13身;第 8窟中坐一王者,传为南诏王异牟寻,左右侍从 5人。7、8两窟有明代题记。
狮子关区与石钟寺隔山相望,一处刻一人束带、着靴、戴耳环,旁镌“波斯国人” 4字;一处刻梵僧带犬化缘像,亦见盛德四年题记。另一龛亦为王像,有题记4 行:“大圣躅□□大王及后妃男女从者等尊容之改造像昌宁记之。”
沙登区5窟,1号窟共6龛,2、3、4龛皆刻佛像,第5龛刻观音像。第2龛为弥勒佛和阿弥陀佛像,此龛有天启十一年七月题记,天启为南诏王劝丰祐(824~859)的年号。2号窟刻阿嵯耶观音像,旁有8种佛塔浮雕;3号窟刻一佛二菩萨;4号窟刻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像;5号窟亦为一梵僧带犬化缘像。
石钟山石窟是现存南诏、大理国时期规模最大的石雕艺术群,在造像题材和雕刻艺术上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953年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了石钟山石窟的保护房,1978、1984、1986、1987年多次维修,其中1987年在文化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帮助下,进行了岩体加固工程,根治了石钟山窟区的病害。
参考文章
- 石钟山石窟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