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azhou xinwen shiye
[外文]:journalism in Asia
亚洲的新闻事业开始于18世纪末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迅速,但各国之间仍很不平衡。
报纸早期欧洲殖民者为军事、传教、商业等目的而创办的报纸,多使用欧洲文字。最早的报纸为英国人J. A. 希基于1780年在印度创办的英文周报《孟加拉公报》。此后有1815年英国传教士在马六甲出版的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随着欧洲殖民主义在亚洲的扩张,此类报纸逐渐增多。20世纪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侵略扩张时,也办了不少报纸。与此同时,随着亚洲各国人民的觉醒和反帝斗争的开展,亚洲人民自己创办的报纸日益增多,成为亚洲各国人民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有力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亚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取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报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报刊事业最发达的亚洲国家有日本(见日本新闻事业)、中国(见中国新闻事业史)、印度(见印度新闻事业)、新加坡、马来西亚、黎巴嫩、科威特、土耳其和香港地区等。日本、中国、印度都有政治影响大、发行量大的日报 ,它们在世界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印度的报纸种类和发行量虽然都不少,但由于人口多,平均每千人报纸拥有量不大。土耳其在西亚地区是报纸种类最多的国家,达400多种,但发行量多数不大。各国的报刊除用本国语文出版外,在东南亚有不少华文报和英文报,南亚地区英文报的影响大于当地语文的报纸,西亚地区除伊朗、土耳其外主要为阿拉伯文报纸。美国人在香港出版英文的《亚洲华尔街日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
根据联合国1986年提供的数字,1984年日本有日报125种, 每千人拥有日报562份;马来西亚有日报约40种,每千人拥有日报 323份;新加坡有日报10种,每千人拥有日报277份;缅甸有日报7种,香港地区60种,印度1087种(1979),印度尼西亚55种,约旦4种,科威特8种,沙特阿拉伯12种,斯里兰卡21种。
广播和电视广播基本普及。30个国家每百人有收音机10架以上。电视正在发展,电视接收机多在每百人10架以下。有10个国家每百人不足 1架。不丹尚未开办电视。日本和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电视几乎覆盖全部人口, 少数国家限于主要城市和附近地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已经采用通信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但因疆域辽阔,仅覆盖本国人口的1/4~2/3。
广播节目多为3~4套,主要节目每天播出18~20小时。电视节目多为 2~3套,主要节目每天播出7小时以上。少数国家的主要节目每天播出20小时以上或 3小时以下。新闻报道是各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最重要部分。普遍重视广播电视的教育作用。除知识性节目外,还举办对学校广播、成人教育节目和各种讲座。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广播电视进行系统、正规的中等、高等教育。
多数国家有国际广播。1987年,14个国家使用语言10种以上, 中国、印度、日本的国际广播分别使用43种、25种、21种语言,每天分别播出 142、54、40小时。
广播电视机构大多数隶属于政府部门,少数以公共事业或企业方式独立经营。日本、菲律宾和香港等地区,有私人资本经营的商业广播电台、电视台。
通讯社亚洲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通讯社,较大的与政府密切的有日本的共同通讯社、印度的印度报业托拉斯,以及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华通讯社。它们主要向国内报纸、广播电台等供稿。新华社正在向国际性通讯社发展。有国家通讯社的还有印度尼西亚、阿富汗、孟加拉国、老挝、越南、朝民鲜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巴基斯坦、南也门、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约旦、科威特、缅甸、伊朗、沙特阿拉伯、黎巴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