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angjianbing de tiyu liaofa
很多疾病可应用医疗体育方法防治,其中最常见的有下列数种:
骨折后的体育疗法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3个主要环节。在骨折得到复位与固定后,主要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医疗体育来防治肢体的功能障碍。
由于骨折损伤了骨骼、软组织,有时也直接损伤关节,常影响肢体的活动功能。骨折后的局部固定也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骨折愈合变慢,并引起肌肉、关节、骨骼发生一系列废用性变化,加重肢体的功能障碍。早期使用体育疗法,保持动静结合,可促进骨折愈合,预防或减轻肢体功能障碍。骨折愈合后使用体育疗法,则可促进关节、肌肉功能的恢复,消除或减轻残疾。此外,体育疗法还能维持心肺等内脏功能,活跃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防止并发症,保障全身健康。
四肢骨折后体育疗法主要用医疗体操。一般分为骨折愈合前(第1期)和愈合后(第2期)两个时期进行。
骨折经妥善处理,病人情况稳定时,即可开始第1期体育疗法。此期主要做伤肢近端或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的各方向主动运动,必要时辅以被动运动,逐步达到正常运动幅度。骨折复位稳定时,要做伤部肌肉有节奏的静力性收缩和放松活动。用中医夹板作局部固定时,伤后数日即应开始伤区关节小幅度的无痛的主动运动,以后逐渐扩大其活动幅度和用力程度,但必须避免与骨折移位方向一致的运动,以防重新错位;并应结合调整夹板,进行轻柔的局部按摩,以促进消肿并消除夹板压迫的局部影响。骨折累及关节用石膏托固定时,于固定1~2 周后,应每日取下石膏托,按上述原则作关节的主动运动,运动后再行固定,以减轻以后的关节功能障碍。此外,应尽可能维持未受伤肢体的正常活动。必须卧床的病人应每日作深呼吸、床上的健肢运动和躯干运动。
在骨折愈合、固定物去除后,即可进行第2期体育疗法。此时,为了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可立即开始做各关节的各方向主动运动,以便温和地牵伸挛缩和粘连的组织。数日后,可增加助力运动或被动运动,以进一步牵伸挛缩和粘连组织,扩大关节活动度。动作要平稳缓和,不引起明显疼痛和肌肉痉挛;切忌使用暴力,以免引起新的损伤。如关节活动度恢复缓慢,可加作关节功能牵引,每次牵引持续10~20分钟。这种牵引可逐渐克服组织内部的粘滞阻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图1)。以上练习常相互配合,一日多次反复进行。
为了促进肌力恢复,还要进行专门的肌力训练。肌力训练的原则是通过主动运动使肌肉产生适度的疲劳。在肌肉软弱不能举起伤肢时作助力运动,勉强能举起伤肢时作主动运动, 举起伤肢尚有余力时可作抗阻运动(图2)。肌力练习一般每日只进行1次,运动量较大时,隔1~2日进行1次。
注意事项:
(1)体育疗法应早期开始,开始越早,效果越好。
(2)肌力练习应和关节活动练习配合进行,使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平行增长;如肌力恢复明显落后于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可造成关节不稳,引起继发性损伤。
(3)骨折复位不稳、有早期骨化性肌炎或创伤性关节炎时,禁忌局部运动。
慢性腰腿痛的体育疗法慢性腰腿痛是一种多发病,主要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臀部筋膜炎、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或长期强迫体位工作而造成的腰部劳损等疾病所引起,选用合适的体育疗法,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因病理情况复杂多样,体育疗法对慢性腰腿痛所起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体育疗法可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纳,改变神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对腰臀部筋膜炎,因局部有渗出、粘连、挛缩、变性、萎缩等病理改变,体育疗法可促进炎症吸收,松解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组织;各种腰腿痛,都可引起腰臀部僵硬、肌肉萎缩、功能障碍,体育疗法可以改善腰髋部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从而使病变造成的腰臀部力量平衡失调得到改善或纠正。下面着重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育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可用按摩和牵引,后期可用按摩、自我按摩和医疗体操,手术后可用医疗体操或太极拳、八段锦等。基本方法如下:
(1)按摩和自我按摩。患者一般取卧位,先在腰臀部做放松性的揉、滚等手法。接着,如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做屈腰、伸腰、斜板、牵拉等被动手法。如为腰臀部炎症和损伤,可做推、拨、刮等活血和松解性的手法。按摩应着重于病变部位。一次按摩10~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1次。自我按摩可在腰部两侧,用拳捶击或擦动,或用滚轴等器械做自我推拿,上下来回数遍,约3~5分钟(图3)。
(2)医疗体操。根据病情编制一套活动腰、髋关节,发展腰臀部肌力或矫正姿势的医疗体操。活动腰髋关节可做躯干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发展腰臀部肌力的伸肌力量, 可做后伸腰、伸髋动作并维持该姿势(图4、5)。每次维持时间可由 10~20秒逐渐延长至30秒。
(3)腰部牵引。方法很多,一般有悬吊和牵引床牵引两类。悬吊是用束胸带束住胸部将身体直立悬挂,双足离地,以自身重量作悬垂牵引;在牵引中,同时可做主动或被动的伸腰、摆腿、旋腰等动作,以增加治疗作用。牵引床牵引,可取仰卧或俯卧位,上用束胸带固定胸廓,下束骨盆带作重力牵引。牵引装置有悬重、螺丝杆、电动 3种,以电动自控装置较好,悬重式较简便而负重稳定。腰部牵引的重量一般以相当或稍低于自身体重为合适。开始牵引时重量要小些,待适应后可逐渐增加。每次牵引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4)采用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项目。除注意一般要领外,要着重腰部的锻炼;每次练习至发热微汗为好。
注意事项:
(1)腰腿痛急性发作阶段,除适应用按摩、牵引外,医疗体操要慎用或暂不应用。
(2)用体育疗法治疗后一般有酸胀感觉,1~2天即恢复者是正常反应,如活动后疼痛持续加重,则应调整活动方式、方向和强度,或对病情作进一步检查。
脊柱畸形的体育疗法正常脊柱有几个前后方向的自然弯曲,没有侧向的弯曲。自然弯曲曲度过大过小,或出现不应有的弯曲,即为脊柱畸形。常见的脊柱畸形有脊柱后凸(即胸椎过于后凸)、脊柱前凸(即腰椎过于前凸) 及脊椎侧凸, 包括全侧凸 (主要凸向一侧)和“S”型侧凸(胸椎凸向一侧,腰椎凸向另一侧)。
体育疗法适用于不是因特殊疾病而引起的特发性脊柱畸形。这类畸形的发生涉及到先天及后天的很多因素,如幼儿期骨骼及肌肉发育软弱,导致脊柱的负重结构不稳定,是发生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姿势习惯不良则对畸形的型式、方向起作用。因此,发展幼儿体育,促进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是预防脊柱畸形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畸形发生初期,主动伸展或被动牵伸脊柱,畸形即可消失。此时主要问题是脊柱肌肉软弱及不平衡,及时进行体育疗法锻炼,增强脊柱肌肉,恢复脊柱周围的肌力平衡,即可使畸形在较短期内矫正。畸形进一步发展时,在主动伸展或被动牵伸脊柱之后,畸形不能消失,说明已有肌肉韧带挛缩。此时进行体育疗法,仍可逐步牵伸挛缩组织,有选择地增强躯干肌肉,使畸形在较长时期内逐渐得到矫正。如畸形继续存在和发展,在X线片上出现脊柱骨骼的变形,畸形即难以矫正;此时,体育疗法的作用只能是尽量控制其发展,同时增强肌肉,防止劳损,以消除或减轻疼痛。
脊柱畸形的体育疗法主要采用矫正体操,其内容主要是做和畸形方向相反的躯干运动,以便有选择地加强肌肉,牵伸挛缩组织。准备姿势多用卧位或匍匐位。这些姿位可减轻脊柱的静力负荷,松解脊柱关节,便利脊柱运动,同时可利用体重作负荷,提高躯干肌肉锻炼的效果。用上肢在肋木或单杠上悬挂,有助于牵伸挛缩组织。
矫正体操的动作应严格根据畸形的部位及方向来选择:如脊柱后凸患者,应着重做挺胸及扩胸练习(图6、7);脊柱前凸患者,应着重做增强腹肌和臀肌、牵伸腰骶部肌肉、韧带的活动(图8、9);脊柱侧凸患者,应着重做节段性侧弯练习, 使动作中形成的侧弯与畸形侧弯部位一致而方向相反。当一臂上举,肩带向对侧倾斜时,胸椎即向同侧凸出;当一腿提起,骨盆向对侧倾斜时,腰椎即向对侧凸出;一侧的上下肢同时举起时,即产生一个胸椎凸向同侧、腰椎凸向对侧的“S”型侧凸,可用来矫治方向相反的“S”型侧凸,避免在矫正一个侧凸时使另一个侧凸加重(图10、11)。
注意事项:
(1)严重的脊柱畸形,至今缺乏合理有效的矫治方法,故对脊柱畸形着重于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矫治。
(2)矫正体操一般每日或隔日进行 1次,动作须平稳缓慢,注意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3)做矫正体操的同时要注意养成正确的姿势习惯。方法是对镜或在医务人员(或家长)指导下摆好坐、立、卧的正确姿势,使患者熟悉这些姿势并经常维持。睡眠时,脊柱后凸者应习惯于在硬床上用低枕仰卧,不宜屈体侧卧;脊柱侧凸者应避免向胸椎凸出一侧侧卧。脊柱侧凸者提扛重物时宜用胸椎凹入的一侧上肢,向下撑压时宜用对侧上肢。
肩关节周围炎的体育疗法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一种肩关节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据有的医疗单位观察,经常坚持体育活动的人肩周炎发病率低,可见体育活动对防治肩周炎具有一定作用。肩周炎通过系统的医疗体操或按摩,一般都能治愈。体育疗法一方面可改善患肩血液循环,加强物质代谢,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消炎止痛,另一方面又可松解肩关节周围的粘连,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随着关节功能的恢复,疼痛可进一步消除。
肩周炎的体育疗法,主要采用医疗体操和按摩。医疗体操主要采用下列 3类运动:
(1)主动运动。主要练习肩关节各轴位方向的运动,特别是最容易受障碍的外展、外旋和内旋等运动(图12、图13)。主动运动中还可做放松性摆动练习,方法是体前屈,患肢放松下垂,徒手或手持哑铃,向前后及左右方向摆动。手摸墙练习,用患手经前、侧方向摸墙,每次要使肩关节活动到最大幅度为止。除以上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的主动运动外,还应作增加肌力的主动运动。
(2)助力运动。常用体操棒或高位滑轮在健康上肢的帮助下做肩关节各轴位方向的运动(图14)。肩带可加固定,限制不必要的联带运动,以便更有效地增大肩关节的活动度。经一段时间锻炼后,还可利用带襻的实心球做离心性甩球运动,帮助牵拉粘连,增大肩关节活动范围。
(3)被动运动。病人放松患侧肩臂部肌肉,由医者一手压住肩部,排除不必要的联带运动,另一手对患侧肩关节进行各轴位方向的被动运动;也可手攀肋木,通过下蹲、弯腰悬吊等动作来做肩关节各方向的被动牵伸。
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揉、推、滚、拨、摇、抖等。按摩部位包括关节前后部,侧重于肱二头肌腱处。疼痛严重时,按摩手法要柔和,多用揉、推与滚法,功能障碍明显时要多用拨、摇、抖等松解粘连的手法。按摩常与医疗体操的被动运动结合应用。
注意事项:
(1)每次锻炼应有局部酸胀和轻微疼痛反应,但不应引起剧烈疼痛。被动运动切勿用暴力强制进行,以免引起局部损伤。
(2)每次体疗前配合热疗,如蜡疗、红外线或热水浴,可减轻锻炼时的疼痛,并能提高疗效。
(3)锻炼必须每日坚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颈椎病的体育疗法颈椎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特别是会计、缝纫工和伏案工作的人发病多。一般是由颈椎退行性改变所致。另外,颈椎及附近软组织损伤,颈部肌肉、韧带松弛,颈椎关节不稳等,也是引起此病的一些因素。这些病理情况,可以影响到脊髓、颈段脊神经根、椎动脉或交感神经等,从而引起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头晕等一系列相应的神经、血管综合症状。采用体育疗法可取得良好效果,如能坚持,还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颈椎病体育疗法的作用是扩大椎间孔,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纳,调整并改变椎体和周围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减轻神经和血管的相应症状;另外还有放松痉挛肌肉,活跃血液循环,发展肌肉力量,增进颈椎稳定性等作用。
颈椎病体育疗法主要有下列 3类:
(1)颈椎牵引。一般采用着力于下颌和后枕部的颌枕吊带牵引,可取坐位或卧位作持续或间断牵引,以坐位间断牵引最常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牵引重量一般从3~4公斤开始,可逐渐增至10~15公斤。牵引时,头部通常略前屈,使牵引力集中作用于颈椎后方。但是由于病情和个体特点不同,牵引时头部前屈可大些,也可小些,也可用垂直位,以牵引时感觉舒适无不良反应为度(图15)。
(2)按摩。一般取坐位,按摩部位为头后部,颈两侧和后部以及肩背部,常用按、摩、推、拿、揉、捏、滚、拨等手法,以松解局部软组织为主,必要时配合调整性的被动手法。手法要柔和轻巧,切忌暴力。
(3)医疗体操。可编5~6节以颈部活动为主的体操,常用动作和要领如下。a.颈屈伸:先向前低头,颏部靠近胸部,然后抬头,但不要后仰,头顶部向上拔伸,眼向前方平视。b.转颈旋肩:两肩外展近水平,肘屈成90°角,两前臂也抬到水平位,掌心向下,然后两上臂不动,先将左前臂及手旋后至垂直向上,右前臂及手旋前至垂直向下,同时头向左旋,眼视左手;再做对侧,左右相反。c.触耳摸背:左手经侧方上举过头,左手触右耳,头颈向左侧屈,以左耳触左肩,同时右臂经体后尽量上提。再做对侧,左右方向相反。d.头颈绕环:头颈做绕环动作,依前左后右方向,然后依前右后左方向。e.与项争力:两手交叉置于枕后部,头颈用力向后伸而两手用力向前拉,使颈部肌肉持续抗阻用力,头部不作明显的运动,而只作肌肉的静力收缩,每次持续10秒钟左右。所有体操动作都须缓慢而平稳,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当关节活动至最大幅度时,在该处稍停片刻,以便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的牵拉。每节动作重复8~10次。
注意事项:
(1)要细致检查,明确诊断,必须排除颈椎半脱位、结核、肿瘤等病变后,才能应用体疗,以免病变恶化和危险。
(2)根据病情和症状选用合适的体疗方法才能收效,其中影响脊神经根的疗效较好,影响脊髓的疗效较差。
(3)所有体疗的动作均不宜急速,切忌使用暴力。
(4)仰头过伸位做颈椎牵引,可使颈椎后部互相靠近,会增加对神经根的压迫,加重症状,须注意避免。
冠心病的体育疗法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窄或闭塞所引起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近年来,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冠心病一部分病例平时无症状,仅在身体检查时才可发现,大部分病人可有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塞等。医疗体育对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具有特殊的效用,对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肌梗塞后及早恢复心功能也有良好的作用。
冠心病医疗体育的作用首先是改善冠脉循环。经常进行运动训练者的冠脉口径较常人为粗,并可使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的血液灌注量增加。经冠脉造影证实,运动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加速对梗塞部位的修复,其次可提高心肌纤凝蛋白的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增强心脏的收缩功能。医疗体育对引起冠心病的一些危险因素也可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如可以降低血液内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提高具有防止血管粥样硬化功能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减轻血管硬化的形成;可以调整血压,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防止血流过快凝结,有利于减少冠脉血栓形成;另外,还可调节代谢,控制体重等。
冠心病体育疗法主要有以下4种:
(1)气功、太极拳等。这是冠心病人最基本的锻炼形式。气功主要采用强壮功。
(2)医疗体操。选用协调和有节奏的全身运动,同腹式呼吸相结合,常在走和慢跑前、后进行。
(3)走、慢跑和其他耐力性项目。这是发展心脏功能的最主要形式,一般先从慢步走开始,逐步提高速度或走跑交替,并转到慢跑,直至达到规定的运动量;也可采用自行车、登山、游泳、滑雪等。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或家庭内,可应用活动平板或功率自行车,按规定的量进行,一般每天至少锻炼 1次,每次30分钟左右。
(4)对症按摩。可在心前区揉、擦、叩击,或捏内关、合谷、曲池等穴位。
正确的运动量常是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运动量过小不能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过大则又容易发生意外。合适的运动强度应该因人而异,所以每个冠心病人在采用医疗体育前都应进行运动机能试验,以确定其合适的强度;若有条件,可在体疗中同时进行心电监护。
注意事项:医疗体育适用于隐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无合并症的心肌梗塞恢复期。若有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早搏、完全性传导阻滞、心绞痛症状不稳定且有加重或有心力衰竭时,即应暂停体疗。在体疗中,呼吸要自然,不宜做憋气负重或静止用力的练习。
高血压病的体育疗法高血压病指非因其他内脏器官疾病而引起的慢性血压升高。据调查,体力劳动者发病率较低,因此重视体力活动,特别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适当采用体育疗法,对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作用。
一般认为高血压病是因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支配血管运动的神经中枢对血管张力的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以及各种神经体液因素的异常反应所引起的。在进行医疗体育活动时,可提高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作用,使周围血管紧张度减低,从而促使血压下降。情绪激动、寒冷等因素可使血压上升,而高血压患者对这些因素特别敏感,血压的上升高而持久。进行医疗体育活动时,通过主观意识的锻炼可以控制和调整身体的异常反应,保持血压相对平稳。医疗体育还可使精神和躯体肌肉得到放松,从而反射性地缓解小动脉的痉挛,使血压得以进一步降低。此外,医疗体育还可以改善情绪,提高全身脏器功能,有助于减轻症状,巩固疗效。
高血压病体育疗法主要有下列 5类:
(1)气功和太极拳。气功强调排除杂念,力求入静,呼吸自然,意守丹田或涌泉。常用放松功、强壮功或动功,每天至少 1次,每次30分钟左右。
(2)医疗体操。要求和呼吸相配合,动作要柔和而有节律,姿势要放松舒展,切忌憋气、鼓劲或紧张用力;作弯腰动作时,头不要低于心脏水平。
(3)生物回授法。可用放松仪,将锻炼中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时的汗腺活动或皮肤电阻的改变转换成音响讯号,使锻炼者亲自感知,产生良性反应,从而诱导交感神经兴奋性进一步下降,达到主动控制血压和降低血压的目的,与其他体育疗法协同治疗,能提高降压效果。
(4)步行和慢跑。从轻松步行开始,速度掌握在每分钟 120步以内。如血压已有下降,心功能良好时,可加快步行或慢跑的步速或走跑交替,每次30分钟左右,每天 1次。运动后,50岁以上者的心率不宜超过每分钟 125次(见走和慢跑)。
(5)其他。在头颈部有关穴位(如风池、太阳、耳穴的降压沟等处)做中等强度按摩,坚持放松性游泳或不费力地登山等,均有利于血压下降。
注意事项: ① 医疗体育适用于第 1、 第2期高血压病。 因肾脏或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未除,或急进型高血压,或第 3期高血压尚处于失代偿期者,均禁忌采用体疗。
(2)合并应用降压药物治疗者,不宜过早减量或停药。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体育疗法支气管炎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80%由感冒引起,不及时治疗能变为慢性,并可引起肺气肿。肺气肿病80%系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肺气肿又可诱发肺心病,病人稍动即心跳气短,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严重者危及生命。肺气肿的治疗迄今尚无特殊有效方法。医疗体育则具有增强体质,扶正固本,发展心肺代偿功能等作用,是肺气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体疗作用,首先是纠正不合理的呼吸方式。肺气肿时横膈被压低且活动受限,胸廓亦处于相对的吸气状态,为了弥补呼吸量的不足,病人常在吸气时动用辅助呼吸肌,甚至错误地在吸气时收缩呼气肌──腹肌。结果是呼吸变得浅而快,特别费力,气体的交换又不充分,因而进一步加重了气短症状。医疗体育要求病人学会放松紧张的呼吸肌,进行平静不用力的腹式呼吸,着重改善呼气过程。这种呼吸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肺通气量。其次,医疗体育可提高心肺功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细支气管已因慢性炎症而肿胀,又因痰液分泌增多使通道变狭窄,呼气时更容易因胸腔内压力增高对支气管产生压迫而发生堵塞。肺气肿特别是肺心病时,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体疗可促进气管内痰液排出,减轻支气管炎症,改善肺的通气,提高心肺功能。另外,体疗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改善物质代谢,提高对体力活动的适应性,缓解气短、气急等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常用体疗方法有下列4类:
(1)平静腹式呼吸。可采用诱导呼吸法,坐于比较舒适的体位,放松紧张的呼吸肌,一手按上腹部。从呼气开始,呼气时腹部下陷,再用手轻轻按压上腹部以增高腹压,帮助横膈上抬。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所施加的压力徐徐隆起。为了顺利地呼出气体,要将嘴唇收缩成吹笛状,使气体经过缩窄的口形慢慢吹出,这样呼气可以使气道内压力提高约5厘米水银柱,避免细支气管过早闭塞。吸气时则要经鼻,以减少对气管的刺激。呼气要比吸气长1~2倍,但不要憋气,憋气增加肺内压力,对肺气肿不利。
(2)助力呼吸。呼气时用双手压胸,或双臂抱胸,或用宽布带束紧下胸部,均可增加胸廓和横膈的活动范围。
(3)全身活动。在练好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可进行全身活动。例如利用呼气时弯腰、抱膝、下蹲等动作,进一步改善横膈活动,提高肺通气功能,或用医疗步行、慢跑步、走跑交替等提高心脏功能。
(4)预防感冒的锻炼。可作脸部的自我按摩,常用擦鼻、“浴面拉耳”(图16)和按摩迎香、合谷、风池等穴位,也可用冷水洗脸,提高耐寒能力。
注意事项:
(1)有急性感染和心肺功能失代偿时,不宜进行体疗。
(2)腹式呼吸练习开始时不要过深、过慢,一次练习也不宜持续过久,一般每练3~5次即稍休息,否则可引起头晕、头胀、胸闷等不适症状。已熟练掌握后,则要求随时进行腹式呼吸。
(3)肺心病患者运动量的增加,应依心功能情况而定。
(4)要戒烟。
溃疡病的体育疗法溃疡病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在青壮年,对劳动生产影响很大。溃疡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形成一种持续的兴奋区域,即病理兴奋灶,影响植物神经中枢,改变迷走神经功能,使胃或十二指肠局部血管痉挛,粘膜抵抗力减低,同时胃酸分泌过多,侵蚀胃肠壁而形成溃疡。溃疡病的体疗作用首先是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消除病理兴奋灶,恢复迷走神经的正常功能,从而改善胃肠的血液循环、蠕动和分泌功能,使溃疡趋于愈合。此外,胃腺粘液细胞的分泌功能恢复,内分泌的调节作用和全身营养状态好转,也可为溃疡病的痊愈创造良好条件。
常用的体疗方法是气功和太极拳,其次为步行和按摩。气功多采用内养功,可每日练功2~3次,每次半至1 小时。太极拳可采用各种传统套路或简化太极拳。气功和太极拳可交替进行,着重做到意气结合,动静相兼,以提高疗效。轻松的步行,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改善胃肠功能,消除腹胀、呃气等症状。按摩,一般取膀胱经上的膈俞、脾俞、胃俞、小肠俞和胃经的足三里等穴位,用中等强度进行推、按等手法。
注意事项:
(1)医疗体育宜与必要的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结合进行。
(2)溃疡病有穿孔倾向,或有较明显的出血、幽门梗阻或有癌变可能时,都不宜进行医疗体育。 ③溃疡病症状越是明显,腹部运动应越少,以免局部刺激。
内脏下垂的体育疗法内脏下垂可牵涉到胃、肠、肝、脾、肾等脏器,是整个身体虚弱的一种表现,中医认为是中气下陷所致。医疗体育主要用于胃下垂和肾下垂的治疗。胃下垂时,胃的平滑肌和韧带松弛,胃的位置下移,同时胃肠道紧张度低下,蠕动减弱,大量食物、消化液和气体在胃内淤积,胃体扩大,引起腹胀、下堕感觉、呃气、便秘等症状。由于消化吸收的功能减弱,身体日趋消瘦。医疗体育是胃下垂的首选疗法,它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改善胃肠道的紧张度,增强其蠕动力,从而消除胃内的淤积;还能增强腹壁和腰背肌肉,为腹腔内脏提供坚强的支持,促使其恢复正常位置。经过数月的医疗体育锻炼,可以看到腹肌外形渐趋发达,下腹部松弛臌出的轮廓改观,X线检查胃的位置有所提高;同时胃的蠕动增强,排空时间缩短,患者食欲加强,腹胀、便秘等症状减轻或消失,体重增加。肾下垂的发生常和腹壁松弛、人体消瘦无力有关。肾位置下移,活动度增加,易发生腰酸、输尿管扭曲、尿道感染和血尿等。医疗体育可增强腰腹肌力,增强其支持力,并能改进消化功能,增加营养吸收,充实肾周围脂肪组织,从而稳定肾脏位置,减轻症状。
胃、肾下垂的体育疗法基本相同,主要采用医疗体操,最好与气功和按摩配合进行, 以增强疗效。医疗体操内容以卧位腹肌锻炼为主,辅以适量的腰背肌锻炼(图17、图18、图19、图20)及腹式呼吸习,每日练习 1次。气功以内养功为主。按摩可取中脘、脾俞、胃俞、气海、膈关等穴。用中等强度的点、按等手法。
注意事项:
(1)胃下垂伴有活动性溃疡病、胃肠道出血等情况时,应禁忌体疗。
(2)医疗体操的运动量须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特别在开始阶段,要防止过量运动引起腹部肌肉疼痛或腹泻等反应。
(3)体疗不宜在食后进行。
(4)症状严重者可暂时配合使用紧身裤或胃、肾托,症状好转后逐步停用。
(5)平时宜避免跳跃和长时间站立。
糖尿病的体育疗法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在中老年人中多见,是人体胰岛功能不全而引起的体内糖代谢紊乱,出现尿内有糖,血糖过高,病人表现为多吃、多喝和多尿。
中国隋代名医巢元方在公元 610年所辑录的《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就认为,患消渴病的人应该“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唐代名医王焘在《外台秘要》一书中提倡,消渴病人要食后千步走。目前,国内外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已广泛采用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和体育疗法配合进行的基本治疗原则。
糖尿病体疗的作用,主要是改善神经体液因素对糖代谢的调节,加强肌肉代谢酶的活力,促进肌肉对糖的氧化利用,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使血糖降低,尿糖减少及消失。糖尿病人体内同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脂肪代谢障碍。医疗体育可提高肌肉对脂肪酸的利用率,降低血浆内甘油三脂,促进脂肪代谢,减轻体重,有利于整个代谢功能的恢复。糖尿病人一般身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并发感染和其他疾患,而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防止或减少并发症。
糖尿病常用的体育疗法有步行、慢跑、医疗体操、气功、太极拳以及一些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用游泳、划船和医疗步行。
糖尿病医疗体育常采用中等强度,即运动时消耗的氧占本人最大耗氧量的50~60%。 据观察,运动强度小,起不到降血糖和尿糖的作用,强度过大,反而会使血糖升高,唯有中等强度有明显降低血糖和尿糖的作用。通常对糖尿病患者先采用饮食控制和胰岛素等药物疗法使血糖下降和尿糖减少,待血糖和尿糖得到适当控制后,开始进行医疗体育。当病情进一步好转时,则逐步减少药物用量,适当放宽饮食控制,适当增加运动量。
注意事项:
(1)医疗体育的时间应和进食及用药综合安排,不宜在空腹及药物作用高潮的时刻进行,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2)必须根据病情严格个别对待,对合并有其他慢性病患者,要参考有关疾病的医疗体育原则进行。
(3)糖尿病人应避免剧烈运动,因剧烈运动易使患者出现全身无力、饥饿、烦躁和心悸等不良反应。
(4)医疗体育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随时观察机体对运动的反应,及时掌握和调节运动量,观察疗效。
肺结核病的体育疗法肺结核病变在肺,但全身各脏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治疗必须照顾全面。结合必要的药物和营养疗法进行医疗体育,改变传统的卧床静养制度,实行治疗中的动静结合,可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消除对结核病不必要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促进疾病的治疗起良好的作用。
医疗体育能改善和提高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加强各器官之间的协调,增强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减轻症状,防止合并症;还能改善情绪,因而能活跃神经反射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功能,促进疾病的痊愈;还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人体对体力活动、寒冷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病变复发。
肺结核病体育疗法,主要有以下 5类:
(1)医疗体操。清晨起床后,可进行比较简单但包括全身各肌群的徒手体操。其他时间可作较复杂的操练和各种带器械的体操。在体操中可配合适量的呼吸练习。呼吸练习的数量,须视病灶的稳定与否而定,稳定性愈差者,呼吸练习应愈少,反之可适当增加。在整个医疗体操中应避免憋气、鼓劲和急剧冲击性动作。
(2)中国的各种传统体育疗法均可适当采用。
(3)医疗步行。长期卧床病人,可从适量的散步开始,病变较稳定者可进行医疗步行(见走和慢跑)。
(4)其他全身性运动。如游泳、划船、乒乓球、羽毛球等,可视身体情况确定其运动量。
(5)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在刚开始参加体疗时,一般采用空气浴,随着适应能力增强可增加冷水浴。日光浴则必须在病灶极为稳定时进行。
注意事项:
(1)医疗体育适用于肺部病灶已至吸收好转期,活动后无不良反应者。若病变处于进展期,即使病人无明显症状, 或即使X线片上病灶已经稳定,但血沉高度增速或有低热、咯血者,均不适于采用医疗体育。在体疗过程中还应定期进行复查。
(2)运动量的增加必须十分慎重,主要依据以下4方面而定:X线片的表现如何,血沉和体温是否正常,安静时脉搏是否逐步变慢,自觉症状包括情绪、食欲、睡眠、咳嗽、咯痰、咳血等是否好转。其中有一项出现异常或恶化,均应减量或暂停采用医疗体育。
肥胖的体育疗法人吃得多,活动少时,摄入量超过了消耗量,过多的营养物质即以脂肪形式贮存起来,体重就逐渐增加并超过正常标准。中国人体重正常标准一般采用下列简易计算公式来评定:男子身高(厘米)-110=体重(公斤); 女子身高(厘米)-105 =体重(公斤)。当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时,就成了肥胖,也称单纯性肥胖,以区别某些内分泌疾病而引起的肥胖。肥胖者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病或糖尿病等疾病。目前,国内外治疗肥胖的措施是控制饮食量和增加体育锻炼,使多余的脂肪代谢消耗,减轻体重,防止继发疾病。据观察,每日减少200卡热量的饮食,再通过运动多消耗300 卡热量,就可每周减少多达0.45公斤的脂肪。
医疗体育通过肌肉活动调节代谢功能,可促进脂肪分解消耗。肌肉活动需要大量能量,短时间的运动由糖燃烧来提供能量,较长时间的运动由脂肪的燃烧来提供。处在运动中的肌肉加强对血液内的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血液则从脂肪细胞内加速释放游离脂肪酸来获得补充,结果体内脂肪减少,体重下降。肌肉活动还能提高血液内葡萄糖的利用率,防止多余的糖转化为脂肪,减少脂肪的形成。体内脂肪减少后,可避免因脂肪在心脏、血管及肝脏内贮积而引起这些器官的合并症。另外,肥胖者的心肺功能较差,稍动即心跳气急,而长期坚持体育活动可以加强心肺功能,增进体力。
采用体育疗法时,应根据肥胖者的心血管系统情况和年龄等因素分强、弱两组:凡心血管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心功能良好的中青年肥胖者,可参加强组医疗体育锻炼;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或老年肥胖者,可参加弱组医疗体育锻炼。
运动强度,强组可由中等强度(运动时耗氧占本人最大耗氧量的50~60%)开始,逐步达到较大强度;运动时的心率在锻炼初期应控制在每分钟110~120次,以后逐渐增至每分钟130~140次。弱组的运动强度由小强度(运动时耗氧占本人最大耗氧量的40~50%)开始,逐渐达到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在锻炼初期应控制在每分钟90次左右,以后逐渐增至每分钟120次左右,每次运动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运动种类,以耐力性运动为主,辅以具有一定负荷的医疗体操,有条件时还可配合水浴。耐力性运动有步行、跑步、自行车运动和游泳等。环境许可时,可在山地上作医疗步行。近年来,国内外对强组肥胖者广泛采用跑步。初期锻炼时,跑的速度可掌握在每分钟100~110 米,以后逐渐达到每分钟120~130米左右。跑的距离每日可由1000米渐增至4000米左右,可分数次完成。弱组肥胖者以步行为主,心血管情况许可时也逐渐过渡到走跑交替或慢跑,每日由数百米逐渐增至2000米左右。
医疗体操主要进行躯干和四肢大肌肉群的运动,包括腹肌锻炼,如仰卧起坐、双直腿抬高运动以及哑铃和墙拉力运动等。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老年肥胖者应降低作操的强度,适当加入呼吸运动,避免憋气,防止心悸和过度疲劳。
强组肥胖者除以上运动项目外,还可进行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和篮球等球类活动。每次活动20~30分钟。弱组只能进行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运动强度要严格掌握。
运动后进行温水浴,可以增加热量的消耗。但温度高的热水浴,能加重心脏负担,对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并不适宜。
注意事项:
(1)锻炼前应经医生检查是否患有心血管系统合并症,以便选择相应的运动强度和项目。在锻炼期间应定期进行医务监督,以便及时调整运动量。
(2)体育锻炼必须与控制饮食相结合才会有效,主要须控制脂肪和糖类的摄入量。为了提高疗效,有人主张还宜适当控制饮水量。
(3)锻炼时要避免单纯追求减体重而任意加大运动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瘫痪症的体育疗法瘫痪是由神经损伤或疾病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肌肉收缩力量减弱或丧失,严重影响运动功能。由于病损部位不同,瘫痪的性质可有痉挛性或弛缓性,瘫痪的部位可有偏瘫、截瘫和肢体某些部位的瘫痪。不论何种瘫痪,在疾病恢复期,都应积极采用体育疗法。
瘫痪体疗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对痉挛性瘫痪还能减轻和消除肌肉痉挛,对弛缓性瘫痪又有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在病变不能复原时,体疗可促进代偿功能的发展,从而争取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并能预防和矫治由于瘫痪而继发的肌肉、筋膜挛缩和关节畸形。体疗可改善全身健康状况,预防肺炎、褥疮等并发症。通过分阶段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患者看到成效,能增强战胜瘫痪的信心。瘫痪患者只要病情允许,要尽早应用医疗体育,在主动运动未出现前,要着重预防挛缩畸形,减轻肌肉萎缩。当出现主动运动后,要采用积极正确的训练方法促进恢复。恢复缓慢者,需加强信心,长期坚持。瘫痪体疗具体方法如下:
(1)按摩。如为偏瘫,可用推、揉等手法按摩对侧头部,用中等强度。接着按摩偏瘫侧肢体,由上而下,由近端到远端,可用推、滚、揉、捏等手法,要求平稳柔和,以不引起肌肉痉挛为宜。如为截瘫,按摩可从截瘫平面上部开始,由上而下,以达两侧足趾末端,用揉、滚、轻捏、掌推、搓动等手法,强度以不引起痉挛为宜。肢体某些部位瘫痪时,应从瘫痪上方开始按摩,着重于瘫痪的肌群,同时对瘫痪肢体选择穴位按摩,如上肢多取手三里、合谷等穴,下肢多取足三里、委中、承山等穴,可用指推、掐、拿以及深捏等较强的手法刺激。穴位按摩以产生酸胀等得气反应为宜。如已并发褥疮,可在褥疮周围,或褥疮上垫好消毒敷料后,用轻揉手法按摩。
(2)被动运动。当病患肢体完全瘫痪时,要每日多次给患肢做各关节各个方向的被动活动,并逐渐加大幅度。为了防止发生肢体挛缩,要及早做与挛缩倾向相反方向的动作,以充分牵伸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患者还要练习用意志指挥肌肉进行动作,而动作可由医者被动完成。
(3)主动运动。当肌肉出现微弱的收缩时,就应开始主动运动。开始时,由医者适当加一点助力,使动作完成。有时要将肢体放成合适的准备姿势,使动作易于完成。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步改变准备姿势,以增加动作的难度和必要的负荷,使瘫痪肌肉得到恰如其份的训练。
(4)抗阻练习。当瘫痪肢体恢复主动运动后,可常用抗阻练习来发展肌肉力量。一般采用逐渐增加阻力的办法进行操练,但不增加操练的次数(见医疗体操)。
(5)本体促进法。是指刺激感受身体深部感觉的本体感受器和其他感觉器官,形成较大的兴奋冲动,促使肌肉增强收缩,以便产生动作的一种锻炼方法,主要用于肌肉力量微弱时。其作用原理,有的是加强运动中枢的兴奋扩散或兴奋和抑制的互相诱导, 有的是利用生理或病理性神经反射,有的是利用巩固的原有动作定型等,以便较快地恢复运动功能。
(6)站立训练。在大力发展上肢和腰背肌力及能取坐位的基础上,可进行站立训练。初期常用斜板站立法(图21)。斜板的倾斜度逐渐增加,并延长站立时间。待站立能力提高后,逐步改为手握肋木、扶椅或扶床站立,然后用拐杖站立,直至徒手站立。
(7)行走训练。经过对腰、腹、髋部肌群的专门训练和立位平衡训练后,可作行走训练。开始走时可用学步车、练习行走用的专门双杠或小楼梯等器械,以后可作步法或持拐走练习。
(8)其他姿势治疗。为预防或减轻关节挛缩畸形,还可以采用水中体操、日常生活动作练习、气功的放松功、轮椅和支架的练习等。
注意事项:
(1)瘫痪病人体疗要注意安全,要给以必要的保护和帮助。
(2)瘫痪医疗体操的编排,要使患部操练同健康肢体和全身的操练相交替,每节体操的重复次数不宜过多,以免瘫痪肌肉过分疲劳。
(3)选择体操的动作,应有较强的针对性,要使瘫痪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做操时,动作要正确,以防止其他肌肉代替瘫痪肌肉来完成动作。
(4)瘫痪时的按摩和被动运动,仅应用在尚无主动运动时,当出现主动运动后,应以主动运动锻炼为主。患者必须积极主动锻炼,才能收到最大限度功能恢复的效果。
(5)患者意识不清,或病情尚未稳定时,暂不适宜做体疗。
神经衰弱的体育疗法神经衰弱是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因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或连续紧张的脑力工作,导致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而发病。患者易于兴奋和疲劳,常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病人除服用必要的药物和适当减轻脑力劳动的紧张度外,进行适当的医疗体育锻炼,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医疗体育可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使其逐步恢复正常,减轻各种自觉症状,改善患者的一般健康情况,增强体质,使患者振作精神,消除疑虑,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
体疗方法的选择要依病人不同的主要症状而定。整日精神不振的病人可采用比较生动活泼的体疗方法,如游戏性或竞赛性的全身活动或球类运动,但运动量应中等,不要引起强烈的精神兴奋或过度疲劳。体力较好的青壮年病人,则可进行慢跑、爬山、划船、游泳等活动。此外还可做头和躯干部按摩,手法要偏重,如做叩击和穴位的强刺激等。容易激动的病人,则宜采用温和平静的体疗方法,包括气功、太极拳、按摩等。气功可用强壮功,体力较差者练坐式,体力较强者练站桩。太极拳可先练简化太极拳,以后再练较复杂的套路。练拳时,思想要高度集中,着重意念锻炼。医疗体操则以全身性活动为主,活动量要偏小,其间可穿插呼吸或休息。头部按摩用推、摩手法,宜平稳,时间宜较长。以上两类病人每日锻炼的时间是:中等体力者可介于0.5~1小时,体力较强者可增至 2小时,都可分配在早晨及上下午进行,而体力太弱者,只宜作更短时间的活动,并分多次进行。
神经衰弱者普遍有失眠现象,可采用下列方法治疗:
(1)白天进行适度的运动,达到有轻度的疲劳感觉,运动的强度和兴奋不宜过大,以免加重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失调状态;
(2)用气功诱导入睡,主要用放松功;
(3)睡前作简单的医疗体操、打太极拳或散步10~20分钟,临睡前还可作中等强度的自我按摩,如按风池、风府,揉神门,擦涌泉等。
注意事项:神经衰弱病人进行锻炼时要尽量情绪饱满,尽量选择空气清新和景色宜人的室外场地。锻炼后如大量出汗,兴奋激动,失眠加重,心跳加快长时间不恢复,表明运动量过大,要及时调整。此外,还要合理安排生活制度,要将适当的体育锻炼、充分的安静休息同睡眠结合好,并要消除引起发病的因素,以巩固疗效。
子宫位置异常的体育疗法妇女的子宫位置异常,常见的有子宫脱垂和子宫后倾后屈两种。轻度或中等程度的子宫位置异常,可用医疗体育进行矫治。本病多因身体虚弱,肌肉和韧带松弛而引起,妇女多次分娩后过早参加需鼓气、使劲或下蹲等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动作时,更易引致本病。医疗体育可以增强体质,发展肌力,提高骨盆底支持组织的张力。专门的矫正性体操还可使子宫利用自身重力逐渐恢复正常位置。医疗体育还能促进全身和小骨盆腔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提高局部的新陈代谢,因而有利于消除子宫位置异常所造成的各种症状。
子宫位置异常的体疗方法主要有医疗体操和气功: ①医疗体操。主要进行矫正性体操。做操前要把身体放成一个特殊体位的准备姿势,多数采用胸膝位(图22)、肘膝位和俯卧位,因这些体位可利用子宫自身重力促使子宫复位。矫正体操常用动作举例如下:a.抬起骨盆:仰卧,屈膝成90°角,两臂放体侧,慢慢抬起骨盆,同时收缩肛门。b.盆底肌收缩:仰卧,静力收缩盆底肌,用力提起肛门,维持一会后放松。c.膝部抗阻内收:仰卧,屈膝成90°角,医者在两膝内侧施加阻力,令患者大腿作抗阻内收。d.胸膝位静卧:胸部贴床,两膝跪立,大腿与床面垂直,维持该体位,每次 5~15分钟,每日起床前、睡前各做一次。e.肘膝位运动:体位同上,在该体位下做单腿交替后伸,或做撑起上身、支起臀部等动作 (图23、24)。
(2)气功。一般用内养功,也可用强壮功,结合采用逆呼吸法和提肛。
注意事项:
(1)矫正体操的编排,要把局部性动作和全身性动作结合起来,交替进行,并有节律地配合呼吸,以免过分疲劳。
(2)必须避免跳跃、负重和一切引起腹压明显增高的活动。
(3)要早期治疗,并坚持认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