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始置东平县,属建安郡。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裁并郡县,撤东平县改名东平乡。从南北朝至隋唐均属建安县。
五代梁开平元年(907),东平乡属吴越国处州龙泉县。五代晋天福五年(940),闽富沙王建安镇安军节度使王延政夺吴越国之东平乡大部地方,于天福六年立为松源镇。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南唐灭闽,松源镇属南唐永安军。五代周广顺元年(951)即南唐保大九年,南唐政权升松源镇为松源县,县治设今旧县乡政府所在地,属南唐忠义军。
北宋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迁县治于今址,改名松溪县,属福建道建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属两浙西南路建州。雍熙二年(985),属福建路建州。隆兴元年(1163),属福建路建宁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属江浙行中书省建宁路。至元二十六年,属福建行中书省建宁路。至正十八年(1358),属福建行中书省建宁分省。
明洪武二年(1369),属福建行中书省(九年,改称布政使司)建宁府。
南明福王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松溪县曾改名嵩溪县。顺治三年十一月十四日(1646年12月31日),清兵进驻松溪县城,复名松溪县,属福建省延建邵道建宁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福建省划分为4个道,松溪县属福建省北路道。
民国3年北路道改称建安道,道公署均驻南平。
民国15年,国民革命军入闽,次年2月成立松溪县政府,直属福建省政府。
民国22年11月,福建一度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松溪县属延建省。翌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败,松溪县复直属福建省。
民国23年7月,省县之间设立行政督察区,全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
松溪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10月改称第三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均驻浦城,民国27年8月迁建阳)。
1949年5月14日,松溪县解放,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6月,第一行政督察区改称建瓯专区,9月,改名建阳专区)。
1956年3月撤销建阳专区,松溪县属南平专区。
1959年7月1日划归福安专区。
1960年2月1日,松溪、政和两县合并,称松政县,县治设松溪城关,仍属福安专区。
1962年8月2日恢复松溪、政和两县建制。
1970年7月1日再度与政和县合并,复属南平专区(1971年6月,改称建阳地区)。
1975年3月15日再次恢复松溪、政和两县建制,仍属建阳地区(1989年1月又改为南平地区)。
1996年,松溪县面积1043平方千米,人口约15.5万人,辖3个镇、6个乡:松源镇、郑墩镇、渭田镇、河东乡、旧县乡、溪东乡、花桥乡、祖墩乡、茶平乡。县政府驻松源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松溪县常住总人口142453人,其中:松源镇33201人、郑墩镇16891人、渭田镇22038人、河东乡13512人、茶平乡13109人、旧县乡13450人、溪东乡11136人、花桥乡10944人、祖墩乡8172人。
2003年末,松溪县户籍人口15.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7万人。辖3个镇、6个乡:松源镇、郑墩镇、渭田镇、河东乡、旧县乡、溪东乡、花桥乡、祖墩乡、茶平乡。
2008年,经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松源镇,设立松源街道。调整后,全县辖1个街道、2个镇、6个乡:松源街道、郑墩镇、渭田镇、河东乡、茶平乡、旧县乡、溪东乡、花桥乡、祖墩乡。县政府驻松源街道。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松溪县常住总人口125472人,其中:松源街道42392人,郑墩镇13148人,渭田镇14607人,河东乡12322人,茶平乡10733人,旧县乡9145人,溪东乡8318人,花桥乡9262人,祖墩乡55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