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县的历史沿革

历史地理2023-02-08 10:28:18百科知识库

斗门县的历史沿革 宋朝以前,斗门一带称黄字围,属新会潮居都。

宋朝绍兴二十二年(1152)黄杨山附近岛屿划归香山县管辖,仍称潮居乡。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香山县潮居乡改称黄梁都。大沙、马墩、上横属新会县潮居都。清朝绪六年(1880)黄梁都改称黄梁镇。清宣统二年(1910)改镇为区,按数字编列,称香山县为第八区。

1925年,改称为中山县八区。

1930年,改称为中山县黄梁区。

1931年,区名按数字编列,称中山县第八区。上横、大沙、马墩称新会县第八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3月,仍为中山县第八区。上横、大沙、马墩称新会县第九区。

1958年11月,称中山县斗门大公社,为中山县7个大公社之一。横粉乡、大沙乡属新会县睦洲人民公社。

196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斗门县,隶属广东省佛山地区。

1983年7月,斗门县归属珠海经济特区,成为珠海唯一的市辖县。

2001年4月,国务院批准斗门撤县建区,同年12月斗门区正式挂牌成立,称为珠海市斗门区。斗门区辖原斗门县的井岸、白蕉、干务、五山、斗门、上横、六乡、莲溪8个镇。

2003年,白蕉镇、六乡镇合并为白蕉镇,五山镇、干务镇合并为干务镇,莲溪镇、上横镇合并为莲洲镇。斗门县辖10个镇(井岸、白蕉、干务、五山、斗门、上横、蓬溪、六乡、红旗、平沙),121个村委会、47个居委会。 2000年,斗门县辖10个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斗门区辖5个镇(井岸、白蕉、干务、斗门、莲洲)。

本文标签: 专项地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