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台钧窑遗址的简单介绍

历史地理2023-02-08 08:32:22百科知识库

钧台钧窑遗址的简单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钧台钧窑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钧台钧窑遗址

钧台钧窑遗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老城内钧台附近,是宋代五大瓷窑之一钧窑的遗址。钧瓷始烧于唐代,至宋代鼎盛,北宋时曾一度成为宫廷用品,禁止民间私藏。因为钧台及八卦洞一带窑址所产钧瓷品质最高,故统称为“钧窑”,钧窑在北宋徽宗时期最为兴盛,专门为宫廷烧制瓷器。目前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唐代窑址7处,宋代窑址40余处。1988年,钧台钧窑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钧窑中以铜红铜釉最为著名,它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古代烧瓷工艺的一项创新。到了金元时期,各地仍竞相仿制,元代以后逐渐走向没落,明代停止了烧造,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继承钧瓷传统艺术,已在钧台建厂恢复了生产。

钧台窑址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约350米,总面积约3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该窑址的烧造规模和产品质量均为禹州钧瓷窑址之冠。遗址分为官用和民用两大烧造区,东部以烧钧瓷为主,西部以烧民用瓷为主。

钧台窑址应是一处官营的手工业作坊,共发现11座窑炉及作坊、灰坑等遗迹。窑炉排列一线,作坊位于正中,从瓷坯的成型、上釉、入窑到烧成瓷器,各道工序可持续进行。瓷窑炉是从半侧焰式陶窑炉发展而来的,为就地挖筑的半地穴式土壁窑,一般是单火膛,只发现一座双火膛。窑炉的结构及装烧方式便于控制火候,使温度达到1200度。

出土瓷器的种类繁多,既有钧瓷、汝瓷、影青瓷,又有天目瓷、白地黑花瓷等。产品的造型端庄厚重,釉色光亮莹润、千变万化,主要有天青、豆青、月白、紫红、碧蓝、米黄诸色。

特别是钧瓷窑变,红紫相映,光彩夺目。器表多有自然形成的裂纹,称为“蚯蚓走泥纹”或开片。造型有各类花盆和盆奁几,如葵花式、莲花式、海棠式、六角形、方形、长方形等,还有出戟尊、敞口尊、碗、盆、炉、钵、洗等。

本文标签: 建筑与名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