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遗址的简单介绍

历史地理2023-02-08 08:24:37百科知识库

良渚文化遗址的简单介绍 良渚文化遗址(汉语拼音:Liangzhu Wenhua Yizhi),分布于杭州市北郊的余杭区良渚和安溪、瓶窑镇等一带。

民国25年(1936年),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在良渚镇首先发现,并编写出版《良渚》一书。1955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良渚镇附近的朱村发掘出一大批黑衣陶;1956年对吴兴钱山漾遗址进行发掘,在地层学上取得了突破。1959年考古学家夏鼐在长江文物考古队长会议上,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经碳14测定,距今约4000-5000年左右。这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重要的古文化。60年代在吴兴邱城,杭州水田畈,上海青浦县崧泽、马桥,松江富林,江苏越城,吴江梅堰等处发掘,证明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向东延伸到东海之滨,西北至江苏镇江、常州一带。良渚文化是马家浜文化经过崧泽文化发展而来。良渚文化的特征是一种以稻作为主的原始文化,当时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钺、石锛、石凿、石镰、石犁、破土器等,农业已相当发达,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稻的栽培已从耜耕发展到犁耕,渔猎为辅,且兼植桑麻,养蚕,髹漆,制玉,水上交通也较为发达。生活用器早期以泥质灰陶为主,晚期盛行黑皮陶,采用轮制工艺,器表或打磨光亮,或刻装饰花纹,主要器物有鼎、壶、罐、豆等,尤以鱼鳍形、圆锥形、丁字形足的夹砂陶鼎、贯耳壶和竹节形镂孔黑皮陶豆最具特征。玉器制作技术达到极高水平,器形种类繁多,创中国古代玉文化之先河。良渚文化晚期正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对研究中华文明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80年代中期,在瓶窑反山发掘出良渚文化大墓11座,出土随葬晶1226件(组),是当时显贵者的专用墓地。随葬品丰富精美,众多的精雕细刻玉器珍品,更属空前,为世人瞩目。玉器分礼仪用玉,主要有琮、璧、钺等,佩挂装饰用玉,如环、管、坠、珠、带钩及三叉形、冠形器、牌饰等,器表均经打磨抛光,有的采用浅浮雕、半园雕或透雕而成繁简各异的纹饰,构图严谨,和谐对称,寓意深奥。12号墓中出土6.5公斤的“琮王”,四面正中直槽上下各微雕有一个神人与兽面复合像,其头戴羽冠,双手叉腰,下肢屈曲作蹲踞状,图像威武庄严,线条纤细如毫发,是良渚先民崇拜的“神徽”。后又在安溪镇瑶山,发现良渚文化大墓12座和祭坛一座,出土珍贵文物1052件(组)。祭坛遗迹处于瑶山顶上,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约20米,系由红土台、灰土围沟和石坎等组成。在祭坛南北部发现二列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12座,分别打破红土台、灰土围沟和砾石面,证明它是祭坛废弃后,被用作民族公共墓地。随葬品基本可分陶器、漆器、石器和玉器4类,其中玉器占90%以上,尤以各种礼仪和佩挂装饰用玉称著,器类和繁简不一的神人兽面像,基本与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物相同。其中玉龙首形镯和璜、朱漆嵌玉高柄杯等,为世所罕见。瑶山祭坛是良渚先民祈福禳灾的圣地,而墓地则是显贵或巫觋的葬处。

1981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标签: 建筑与名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