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的历史沿革

历史地理2023-02-08 08:05:11百科知识库

高安的历史沿革 高安建县始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取名建成。建成县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高安、上高、宜丰、万载四县(市)全境和樟树市一部分。

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改建成县为多聚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旧名;中平年间(184~189年),从建成县划出一部分设置上蔡县(今上高县)。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建成县属孙吴。黄武年间(222~228年),又从建成县、上蔡县分别划出一部分设置宜丰、阳乐(今万载县)两县。

晋及南朝时期,建成县仍属豫章郡。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废望蔡(即上蔡)、并康乐(即阳乐)、宜丰复入建成,是时改豫章郡为洪州,遂属洪州。大业初年(605年),废州复置郡,建成县仍属豫章郡。

唐朝改郡为州。武德五年(622年),为避太子李建成名讳,改建成为高安。据《太平寰宇记》载:“地形似高而安,故名“。同时在高安设置靖州,恢复望蔡、宜丰、阳乐三县,增设华阳县,连同高安,五县悉统于州。武德七年(624年),先改名米州,继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年)废靖州,将望蔡、宜丰、阳乐,华阳四县并入高安县,隶属洪州。

五代十国时期,高安先属吴政权、后属南唐政权所辖。保大十年(952年)复置筠州,领高安、上高、万载、清江四县,高安是筠州治所。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从高安、上高分别划出一部分设置新昌县(今宜丰县)。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筠州改名高安郡,五年后复名筠州。宝庆元年(1225年),因“筠“字与宋理宗赵昀名同音,且恰逢州治后山的碧落堂发现一株十四茎灵芝草,视为祥瑞之兆,乃改筠州为瑞州,高安仍是县名,为瑞州治所。 元朝改州为路,高安归瑞州路治。

明清两朝改路为府,高安归瑞州府治。

中华民国3年(1914年)全省划为四道,高安隶属庐陵道。

民国15年(1926年)废道,高安直属省管。

民国21年(1932年),全省划为十三个行政区,高安隶属第一行政区。

民国24年(1935年)全省缩为八个行政区,高安隶属第二行政区。

民国28年(1939年)全省扩为十一个行政区,高安仍属第二行政区。

民国31年(1942年)全省调整为九个行政区,高安改属第一行政区。

1949年7月10日,高安解放。同年7月14日成立高安县人民政府,隶属于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区督查专员公署管辖。

1959年1月南昌专员公署改名为宜春专员公署,高安县隶属宜春专员公署管辖。此后,宜春专员公署于1968年2月改为宜春地区革命委员会、于1978年7月改为宜春地区行政公署,高安县仍隶属于其管辖。

1993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高安撤县设市。高安市为县级省辖市,由宜春地区(2000年5月改为宜春市)代管。

本文标签: 专项地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