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岱庙

历史地理2023-02-08 07:53:10百科知识库

山东岱庙

岱庙,又名东岳庙、太岳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脚下,是古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始建于汉代,拓建于唐宋,金元明清多次重修,是泰山上下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建筑群,目前基本保持宋代庙制。1988年,岱庙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岱庙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总面积9600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岱庙完全按照帝王的宫城形制营造。城堞高筑,周辟八门,四角有楼,前殿后寝,廊庑环绕。庙内的建筑可分中、东、西三路。岱庙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正阳门、遥参亭、天贶殿、寝宫;东路为钟楼、汉柏院、东御座;西路为鼓楼、唐槐院、道舍院。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按照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规格营造,为中国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大殿共九间,长48.7米,宽19.8米,高22.3米。台基为石筑,白石雕栏环绕四周,重檐歇山式殿顶,黄琉璃瓦覆盖。天贶殿内保存有巨幅宋代壁画《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壁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东岳泰山之神出巡回宫的浩大场面,共有人物697人,并绘有各类珍禽异兽、山石树木、宫殿楼阁等,是现存道教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岱庙东路末端的仿木结构铜亭,是中国屈指可数的珍贵铜铸大型建筑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原在泰山顶峰碧霞祠内,是奉祀碧霞元君之所,1972年移至岱庙内。铜亭长4.4米,宽3.4米,造型端庄浑厚,铸造工艺极为精湛,堪称中国古代铜铸艺术的精品。

岱庙内碑碣林立,古木参天,保存着历代的修庙祭告碑、经幢、题名、诗刻等共计151方,存历代碑碣石刻300余通(又说存秦汉以来的碑碣石刻211通),素有“岱庙碑林”之称。藏于东御座的秦二世诏书石刻,是以公元前209年李斯的篆书镌刻而成——秦李斯小篆碑,是目前中国保存的最为古老的文字石刻之一。藏于汉柏院的东汉建宁元年(168年)的衡方碑、中平三年(18年)张迁碑、西晋泰始八年(272年)孙夫人碑和唐神宝寺碑、汉张衡不忘碑等,都是著名的碑刻。有古树名木200余株,而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的“汉柏”、“唐槐”,则为岱庙古树名木之最。

岱庙有着高度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我国著名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这样评价道:“在我国古代城市中心如今能保存这样瑰丽与完整的大建筑群,岱庙在山东省乃至全国也占有极高的地位,它是研究中国文化史与建筑史的一个重要实例。”

山东岱庙

岱庙古建筑

岱庙以其内部建筑排列布局来展示儒家礼制观念,整个建筑群以一条南北向的纵轴线为中心,均衡的横向扩展。位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有:遥参亭大殿、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中寝宫、厚载门。仁安门与天贶殿之间有东西环廊联系,构成岱庙的中心封闭院落。其主体建筑——天贶殿位于高大的双层品级台上,东环廊的中间为鼓楼,西环廊的中间为钟楼。天贶殿建在中轴线偏后点,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等级最高;后寝宫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低一个等级;配天门、仁安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为门的形式,又低一个等级。

铜亭

位于岱庙后花园东南,又名金阙。明万历十三年(1615年)铸造。原立于泰山碧霞祠中,内奉碧霞元君,明末移至山下灵应宫,1972年移至岱庙。

岱庙铜亭

铜亭现置两层台基之上,底层高1.65米,上层为须弥座,高1.03米。铜质结构,呈长方形,面阔4.45米,进深3.27米,高5.6米,造型和结构完全仿木,皆范铜铸件,外鎏金。铜亭为重檐九脊歇山顶,正脊两端饰以鸱吻,戗脊饰以兽头,檐头施以圆形瓦当和滴水。檐下影作一斗三升斗拱承托下檐檩,上迭抹角梁,其上立有中柱,上层檐下施阑额垫板,下层四角柱角有额、垫板、阑额相连,每柱两侧有抱柱。底部为覆盆式柱础。亭四壁原装隔扇,能转动开启。

天贶殿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是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宫殿。位于岱庙中轴线的中后部,始建于北宋,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缘自宋真宗假造“天书”之事。“天贶”即天赐的意思。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书”降于泰山,宋真宗即于次年在泰山兴建天贶殿,以谢上天。整座大殿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

岱庙天贶殿

大殿面阔9间,进深5间,通高22.3米,为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重檐之间有竖匾,上书“宋天贶殿”。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红色大檐柱耸立廊前,采用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明间和次间内槽顶设藻井,周围施斗拱,余为方形天花板,上绘金色升龙。殿正中祀泰山神,像高4.4米,头顶冕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俨然帝君,龛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镇”匾,与此相对的明间大门内上悬乾隆皇帝题“大德曰生”匾。像前陈列清代铜五供一套及铜缶、铜釜等。在殿内的东、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美学价值,壁画高3.3米,长62米,描绘了泰山神出巡回銮的盛况。而这场面也正是宋真宗当年封禅泰山的真实写照,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大殿殿前露台高筑,雕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玉阶曲回,气象庄严,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露台南侧台上一石卓然中立,名扶桑石,俗称迷糊石。天贶殿周围施以环廊,形成一个大院落,把一座重檐庑殿顶的大建筑紧紧地怀抱着,更激起了人们对天贶殿的崇仰。这富丽唐皇的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

东御座

东御座位于岱庙东华门内,旧称迎宾堂,创建于元代,是达官贵人的住憩之所。清乾隆三十五(1770年)拓建,改为驻跸亭,成为御用之所。是岱庙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清代院落,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配殿组成,正殿、配殿、大门之间周以环廊相连。正殿明间是帝王召见群臣的场所;两个次间,东为书房,西为寝室;殿内陈列有“泰山三宝”(沉香狮子、温凉玉、黄蓝釉瓷葫芦瓶)及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古木家具和各种大理石花饰挂屏。东西配殿现为乾隆皇帝与泰山陈列展室。

岱庙东御座

院内保存有著名的秦《泰山刻石》,是中国时代最早的石刻遗迹,也是研究秦代历史和文字的珍贵资料,历来备受青睐。元朝的郝经在其《太平顶读秦碑》的诗中赞道:“拳如钗股直如筋,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 清代王家榕赞之:“零星两片石,卓越两千年”。鲁迅先生称其:“质而能状,实汉晋碑铭从出也。”南环廊内遍刻郭沫若1961年登岱吟咏。整个院落松柏掩映,清静雅致。

角楼

岱庙庙墙四周筑有角楼,各以八卦方位得名,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南为坤,西北为乾。红墙碧瓦,叠檐三层,黄琉璃瓦单檐九脊歇山顶。

岱庙角楼

岱庙城墙角楼毁于1928年战乱。为恢复岱庙历史原貌,泰山景区根据历史资料,开展了角楼复原。1987年完成巽楼、坤楼的复建;1994年艮楼、乾楼建成。

汉柏院

岱庙汉柏院

位于岱庙东侧,因院中有古柏五株,据记载为汉武帝登封泰山时所植,故名汉柏院。院内旧有炳灵宫,惜毁于1929年中原大战。汉柏院北有汉柏亭,建于原炳灵殿旧址上,面阔5间,进深3间,通高为5.75米,卷棚歇山顶,覆灰色筒瓦,檩、垫、枋均绘苏式彩画。亭南向台基遍刻乾隆皇帝御题,登此亭可览全院之风光。院正中有一八角形状石筑水池,名影翠池,常年流水不断。汉柏院是岱庙碑刻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共有历代碑刻百余块,其中不乏名人题刻。古柏、古碑、绿草、池苑构成了汉柏院独有的景致。

正阳门

出岱庙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宽阔的“正阳门”,正阳门始建于宋,毁于二十世纪中叶,现在的正阳门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进入正阳门,两扇朱红大门,门上镶有81个铁制馒钉,有铺首,象征着岱庙的尊严,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正阳门高8.6米,上面的五凤楼高11米,共5间,为九脊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24根四方明柱,檐下斗拱出三翘四,墨线大点金彩绘,额枋金龙飞舞,远远望去翘檐翼然,翩翩欲飞。正阳门两旁置有东、西掖门。

岱庙正阳门

正阳门内迎面是配天门,穿堂式,筑于石砌高台上。门上悬当代书法家舒同书额。门内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像,1928年毁,今为大汶口文化展室。两侧原有配殿:东为三灵侯殿,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 西为太尉殿,祀唐武宗时中书郎杜。两配殿神像毁于1928年。门两侧有碑碣21块。东侧有《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铭》等;西侧有《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等。

岱庙坊

岱庙坊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主持建造。坊为四柱三门式,宽9.8米,进深3米,通高11.3米。四柱南北抱鼓石上各有石狮蹲列,周围幼狮攀耍,姿态各异。重梁四柱上刻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等20余组形象逼真的祥禽瑞兽和各式花卉纹样。石坊中柱南北两面均有刻联。岱庙坊结体浑厚,造型凝重,为清代石雕艺术之珍品,堪称“齐鲁第一坊”。

遥参亭

岱庙遥参亭

又名草参亭,前临通天街,后与岱庙正阳门连通,为岱庙的前庭。历代帝王及王公大臣来泰山举行祭祀典礼,必先在此举行简单参拜之后,才能进入岱庙举行正式大典。唐代称“遥参门”;宋代在门内筑亭,改称“草参亭”;明代扩建,建殿围墙,并奉碧霞元君像于其中,遂成为完整的庭院建筑。遥参亭为纵向二进式庭院,南山门、仪门、正殿、方亭、北山门依次坐落在通天街至岱庙的轴线上,正殿左右置配殿及厢房,其中轴线与岱庙中轴线一致。院中正殿5间,建于明代,黄瓦歇山顶,施五架梁,殿内祀碧霞元君像。南山门前为遥参坊,为四柱门式,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石坊左右雄踞清代铁铸狮子一对。再南,一巨株唐槐掩映下,有一池,池内一龙首吐水,一龙首吞水,题刻“龙跃天池”,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所建,很是添景。

铁塔

岱庙铁塔

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铸造。原在天书观(泰城上河桥北首)。抗日战争时期天书观被毁,铁塔也惨遭破坏。塔身原有十三级,分层铸造,而后套合。现仅存底部四层,每层高0.6—0.9米不等,通高3.8米,自第四级开始塔体四面各开一拱形门,并有纹饰出现。以下三级均铸有捐款者的姓名、籍贯及铸造者。

岱庙碑刻

岱庙因历史久远,藏碑颇为丰富。现存历代碑刻300余通,林立而群,形制各异。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秦李斯小篆碑;有充分体现汉代隶书风格的“张迁 碑”、“衡方碑”;有晋代三大丰碑之一“孙夫人”碑;有形制特异的唐“双束碑”,以及宋至清历代重修岱庙的御制碑等。以时代而论,自秦泰山刻石、汉衡方碑、张迁碑等,至现代名人题刻,时间跨度达二千余年。就碑之来源,一是岱庙原有的,二是由庙外迁入的。从碑的内容看,有封禅告祭、庙宇创建重修、文人题诗吟岱等,形成了一座天然的中国历代书法博物馆,故有岱庙碑林之称。

泰山刻石(秦)

“秦泰山刻石”又称“李斯小篆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纪功刻石之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群臣封泰山,在泰山极顶,除举行盛大的祭礼外,还立石颂德,其刻辞全文可见《史记·始皇本纪》。原石共四面,三面为秦始皇刻辞144字。在刻辞中,他着重宣扬了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决心。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也东封泰山,并在秦始皇刻辞的剩余一面刻其诏书,共79字。现残存的泰山刻石就是二世诏书中的十个字。两次刻辞均为丞相李斯所书。

秦泰山刻石原立岱顶。北宋末期,秦始皇刻辞已大部分磨灭;明代尚存二世诏书中的29字;清仅存二世诏书十个残字: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秦泰山刻石几移其所,自清代移至岱庙后保护至今。

秦泰山刻石以极高的历史价值、书法价值,成为人们研究帝王封禅史和秦代“书同文”现象的珍贵资料。宋刘跂《秦篆·谱序》云:“李斯小篆,古今所师。”元代郝经《赞泰山石刻》诗云:“拳如钗骨直如筋,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清代王家榕赞颂其:“零星两片石,卓越两千年。”

衡方碑​(东汉)

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立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此碑原立汶上县次邱乡中店村(旧称平原社郭家楼)。清雍正八年,汶水泛决,碑陷卧,庄人郭承锡复建。1953年移岱庙炳灵门陈列,1983年移岱庙碑廊。

此碑圆首有穿,原座已失。额减地阳文隶书“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穿于额文下,穿下为碑文。碑文共800余字,字径4厘米,隶书。碑阴原有门生故吏题名,现已全部漫灭。衡方,字兴祖,东平陆县(今汶上县)人。步入仕途后,因政绩显著,入朝升任卫尉之职。灵帝建宁元年(168年),召用旧臣,任命其为步兵校尉,统六军之帅,督守边疆,不久因病而卒,享年63 岁。该碑为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颂德碑。

衡方碑的书法以体丰骨壮而著称,笔画端正,折角敦方,顿挫分明,应规入矩,被认为是汉隶方正类的典型作品。

张迁碑(东汉)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立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是张迁由古城(今山东平阴西南东阿镇)长升为荡阴(今河南荡阴县)令后,其故吏韦萌41人捐资为表彰其政纪而立的功德碑。明初掘地发现后立于东平儒学名伦堂前。解放后,在东平县府院内建亭一座,将此碑置于亭内。1965年移岱庙炳灵门内陈列。1983年移岱庙碑廊。

此碑圆首无穿,原座已失。篆额“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共500余字,字径 3.5厘米,隶书。碑阴刻立碑官吏41人衔名及出资钱数。碑首及碑侧浮雕龙凤及人物,该碑的装饰、雕刻技法未见有同例。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今河南省夏邑县)。碑文一半的文字是追述张迁祖系功德的,甚至上溯到1000年前的西周宣王时代。此碑为一小小的县令升迁表颂,意在褒其族,扬其姓,正是当时士族官僚势力得志的一种风气。碑文也从侧面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斗争场面。

张迁碑字体端直朴茂,雄强遒劲,自明代出土以来,便被奉为珍品,成为书法爱好者临摹的范本。

孙夫人碑(西晋)

全称“晋任太守夫人孙氏之碑”,立于西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原立于新泰新甫山下张孙庄,1965年迁移岱庙。1983年移岱庙碑廊。

此碑覆斗形首,原座已失。碑首下有穿,额隶书阴刻“晋任太守夫人孙氏之碑”。碑文主要叙述了晋吏部尚书孙邕之女,任城(济宁)太守之妻孙夫人慈孝贤良的美德。

此碑笔势谨严,字画方劲厚重,文词古雅,与魏黄初孔庙碑绝肖。晋代存世的碑不多,孙夫人碑被认为是“石刻史上第二块妇女墓碑”,与掖县的郛休碑、河南太公望表,构成晋代三大丰碑,是研究晋代书法和镌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双束碑(唐)

全称“岱岳观造像记碑”。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道士郭行真所立。原立于王母池西岱岳观老君堂殿前, 1968年为保护部分珍贵泰山碑刻,将其埋入岱庙内炳灵门外。该碑1982年重见天日,1983年移立于岱庙碑廊,是泰山保存最早的唐代碑刻。

双束碑是因其形而得名。碑身二石并立,方座,覆仿土木结构歇山顶式帽。同座一顶,二石相束而立,所以有“双束”之谓,二石相依并存,又有了“鸳鸯碑”的说法。碑首代表天,碑座代表地,双碑代表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寓意二人共同治理天下,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吻合。碑四面刻文,碑文记载了唐代六帝一后在137年间的斋醮造像之事20余则,另有宋人插刻四则。题记中有武则天改唐易周称帝的九则刻文,采用了她的自造字。题记的内容情节比较详细,且都与武则天有关,而这些内容在正史礼志中很少记载。因此,双束碑是一道研究唐代政治、宗教和历史,特别是武则天历史的实物资料。

封帝号碑(宋)

全称“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立于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位于岱庙延禧门外北侧,与炳灵门外的宣和重修东岳庙碑东西相对,并称岱庙两大丰碑。碑螭首龟趺,通高近8米。北宋翰林学士晁迥撰文,翰林待诏、朝散大夫尹熙古篆额并书。碑阴刻明人张允济和王贤题“五岳独宗”四大字。

该碑是宋真宗加封泰山为“天齐仁圣帝”的记事碑。碑中对泰山神封号一事进行了陈述。唐代的“天齐王”是泰山神的第一次加封,其后至宋真宗封禅泰山之后,即大中祥元年(1008年),泰山神被加封为“仁圣天齐王” ,事隔三年,宋真宗又将五岳之神皆加封帝号,泰山神升封为“天齐仁圣帝”。碑文还颂扬了泰山的雄姿峻貌,并记述了修建岱庙的情景,是封建统治者尊崇泰山的有力见证。

重修东岳庙之碑(金)

全称“大金重修东岳庙之碑”,立于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位于岱庙天贶殿东碑台上。该碑螭首龟趺,通高6.6米。碑文详细记载了金大定十八年春岱庙遭受较大火及金世宗重修岱庙的经过。

此碑由金世宗礼部侍郎杨伯仁撰文,礼部外郎黄久约书,大学士党怀英篆额。《金石》称:“伯仁文词典丽,久约善书,怀英工篆籀。”从整个碑的造型、碑文、书法三个方面表现了独特的风格。该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一定位置,被赞颂为“三美会一碑,书笔秀逸,实为金源一代金石之冠。”是研究岱庙兴废及历史沿革的宝贵资料。

去东岳封号碑(明·洪武)

立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制。位于天贶殿前西侧碑台上。该碑螭首龟趺,通高6.8米。碑文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其一叙述了泰山的方位、高大峻貌及为古帝王登封之地。其二,歌颂了朱元璋创立的伟业政绩。其三,为罢去自唐代以来加封东岳大帝为王、为帝的称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该碑全文仅226字,言简意明,一改前代引经据典,文辞繁冗典丽的风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宣和碑(宋)

全称“宣和重修泰岳庙记” 碑,立于宋宣和六年(1124年)。位于岱庙炳灵门北侧。该碑螭首龟趺,通高9.25米。翰林学士宇文粹中撰文,朝散大夫张漴篆额并书。碑阴为明万历十六年山东巡抚李戴、吴龙征题,田东书“万代瞻仰”四大字。龟座重达20余吨,号称“山东第一大龟”。

碑文主要叙述了宋徽宗自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登基后,至宣和四年(1122年)间陆续重修岱庙的情况:“诏命屡降,增治宫宇,缭垣外周,罘罳分翼,岿然如清都紫极,望之者知其为神灵所宅。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百一十有三楹。”从这里看出,岱庙至北宋末年,已具有了相当宏大的规模。此碑高大宏伟,是研究北宋历史、岱庙沿革发展的重要资料。

重修岱庙碑记(清·乾隆)

立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因碑面光滑透亮,俗称“透明碑”;又因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而称“满汉碑”。位于岱庙天贶殿前东侧碑台上。

该碑螭首龟座,通高7米。碑文由乾隆皇帝亲自撰书,叙述了因“岁庚寅为庆祝皇上六十寿辰,至辛卯恭逢圣母皇太后八旬大寿”而重修岱庙的原因。同时记载了古帝王封禅的由来及演变,是研究泰山封禅活动的重要资料。

岱庙壁画

天贶殿殿内东、西、北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名《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始绘于宋代,长62米,高3.3米,以宋真宗封禅泰山的场景为蓝本,绘制了泰山神出巡与回銮的壮观场面。以天贶殿北门为界,东半部是出巡,为“启跸图”;西半部是回銮,为“回銮图”。壁画构图宏大,整个画面计675人,加以祥兽坐骑、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间,繁而不杂,布局严谨,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是中国道教壁画杰作之一,为我国壁画中的珍品。

岱庙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一

画面中泰山神乘坐四轮六马玉辇,左右为炳灵王与延禧真人护驾;文武百官簇拥前后;还有仪仗队、乐队和威风凛凛的卫队;此外还有麒麟、大象、骆驼和背负法器宝瓶的神兽狮子、摇旗的夜叉以及抬着的猎物等等。画中有697个人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宫殿楼阁、山林桥涵、百官仪仗、坐骑祥兽疏密相间,疏能走马,密不透风,使得整幅图画场面浩大,气势恢宏。更由于壁画所采用的色彩浓淡相宜,显得华贵而又深沉,热烈而又宁静,表现出了东方特有的审美情趣。该壁画构图精妙,为国内珍品。

岱庙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二

壁画于清代重修天贶殿时重绘,部分运用了西洋画法,较好地保持了宋代绘画原貌。

岱庙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三

《启跸回銮图》内容极为丰富,其所涉及的对象除了帝王的化身泰山神和文臣武将外,还描画了当时的各种服饰、兵器、神器、建筑、树木等等,是研究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及帝王封禅文化、宗教文化的详实资料。

 

随着中华民族多难的历史,古老的岱庙也历尽了沧桑。解放后,人民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管理岱庙。1956年在山东省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泰安分会的基础上,成立泰山管理处,1959年设立泰安市博物馆,1964年撤销并入泰山管理局。十年动乱期间,岱庙古建筑遭到破坏,大批古碑被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岱庙进行了全方位的浩大保护工程。古老的岱庙,又焕发出新的青春。自1978年泰山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岱庙先后接待了多位国家政要、各界名士。作为展示泰山历史文化的窗口,岱庙将对区域间、国际间的交流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管理机构——泰安市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是一所以泰山历史文化为主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现有馆藏文物1万余件,古籍图书近4万册。

岱庙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当代泰山人将严格按照“保护第一”的原则,做好泰山的各项管理事业,以“不负古人,无愧来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山东岱庙
2023-02-08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