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武坚镇的历史沿革

历史地理2023-02-08 07:47:53百科知识库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武坚镇的历史沿革 武坚地理区域在东周敬三十四年(公元之前486年)属吴。元三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 吴,属越。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来越,属楚。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海陵县。隶属临淮郡。东汉时,废海陵县,属广陵郡。历晋太康元年,复立海陵县。唐武德初置吴州,改海陵县为吴陵,武德七年,复称海陵,隶属扬州,五代南唐 元年(公元937年)置泰州海陵县。宋代属淮南东路,元代属扬州路。明清时代属扬州府。

武坚镇1910年建乡,名曰“张五尖”。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泰州为泰县,本镇划为张五尖乡。乡以下仍沿袭晚清都图旧制。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泰县在凡汉镇设立行政局,本镇属凡汉行政局。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乡的规模大为缩小,本镇共划分为:张五尖、校陈、花南、花北、孙家舍、扬景、高庄、嵇庄九个乡,隶属第十五区。区址凡汊镇。乡以下设街、村、闾,邻制,废都图制。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废闾邻制。置保甲制。撤消花南、花北、孙家舍乡,置花庄乡。隶属第十区,区址小汉镇。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撤消校陈、丁杜二乡并入张五尖乡,撤消高庄乡、花庄乡,并为花高乡,撤消杨景,组建成汤杨乡。

1941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将泰县第十区临时划归江都县领导。

1942年10月江都县第一次分县,置江都、邗东两行署。本镇属江都县纪北区。

1944年4 月,实行新乡制,废保甲制为村组制。

1945年12月,江都县第二次分县,置江都、凡川县。同时撤消纪北区。划分小纪区、富民区,本镇属凡川县富民区。区址黄思。

1946年夏,江都、凡川合并为江都县。秋,小纪、富民和塘郭区合并为纪塘区。冬,国民党;国队侵占解放区,本镇又恢复旧的区、乡、保甲建置,称北固乡。(乡址:现高邮市汤庄镇)仍属泰县第十区。

1948年夏,本地区解放,1949年1月18日,泰县第十区正式划归江都县。

1953年1月,江都县 小纪区拆为小纪区和纪北区。纪北区辖武坚、鲁陵、校陈、杨景、嵇沈、黄思、富民、太平、周西九乡。

1956年3月3日,江都县分县、撤区、并乡。江都县拆江都、邗江二县。撤消纪北区,并入小纪区。撤消鲁陵、校陈、杨景并入武坚乡。

1958年9月,以区为单位建立人民公社,本镇属小纪人民公社。

1959年5月,小纪人民公社划分为若干小公社,本镇成立武坚人民公社,公社以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

1983年9月12日,实行体制改革,武坚公社恢复武坚乡人民政府的建置。乡以下设行政村和村民小组。

1996年10月18日,武坚撤乡设镇。

2005年5月20日,武坚镇与周西镇合并,组建新的武坚镇,镇政府所在地设原武坚镇。

本文标签: 专项地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