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的历史沿革

历史地理2023-02-08 07:46:27百科知识库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的历史沿革 公元1374年(明太祖洪武七年),徐州的鼓楼遗址在鼓城路北段,为当时知州高玉琳所建。

明英宗天顺元年又由当时的知州宋城改建成大楼,至神宗万历知州刘顺元又重修。

天启四年,因黄河决口,州城被水淹没,鼓楼毁于洪水。

明嘉靖二十二年又由王重贤重建,后再因年久失修而倒塌。

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又在原址依照旧观复建,楼基下用大砖砌成,形如城门,过往行人车马均得从门洞穿过。据记载,当时门洞四周出厦,起脊排角,雄伟壮观。并在南面匾额上书有“中枢巨镇”,彰显徐州为“五省通衢”的盛名。北面匾额上“大观至上”说明景观独秀。

1937年,抗日战争以前,楼上还设有图书馆,供人游览阅读,后毁于暴风雨。因年久失修。

1952年又遇暴风雨灾害,后楼毁塌方,成为危楼而被拆除,从此不复存在。当时紧邻鼓楼的是苏姑墓,即在原市机关北大院内,现为鼓城路一号,墓高一米有余,据区志记载:“在州廨内,相传苏轼守徐州时,葬幼女于此。她曾舍身跳水,拯救徐州百姓,为世人所敬仰。”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松江府水利通判董宏署执政,修亭覆盖,墓门复勒石碣。

康熙五十八年,由知州姜焯重修,乾隆年间又由知府石杰再修,后人于墓前显像以礼。现虽誉满彭城,但遗迹无存。徐州鼓楼区因境内有鼓楼而得名,为徐州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市区最古老的城区。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徐州后,建立了日伪政权,那时,徐州划为4个行政区,今徐州鼓楼区即当时的第一区。

1946年废除乡镇建制时,曾又将徐州划为5个区。

1948年12月徐州解放后,仍维持原来的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区的名称一直沿用到1955年。后因境内有古代建筑鼓楼,经上级批准,将第一区更名为徐州鼓楼区。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以破四旧为名,将徐州鼓楼区改名为延安区。

1980年又恢复徐州鼓楼区的名称。

本文标签: 专项地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