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萧县的历史沿革

历史地理2023-02-08 07:43:51百科知识库

安徽宿州萧县的历史沿革 【萧县历史】

据在萧县永堌镇出土的三叶虫化石考证,早在两亿三千多万年前,萧县境内就有生物存在。萧县有文明史6000多年,建城史3100年。

夏代,萧县是萧国都城。

春秋,复建萧国,为宋附庸。

楚,置萧邑,属楚国。

秦,置萧县,属泗水郡。此为萧县县名之始,沿用至今。

西汉,汉王元年(前206年),设萧县(治萧故城)属项羽西楚国泗水郡,高祖五年(前202年),改属韩信楚国泗水郡。设杼秋县,属彭越梁国砀郡。本始三年(前71年),宣帝封丞相韦贤为扶阳侯,建扶阳侯国(都今萧县西南30千米的岱河东岸),属沛郡。

王莽新朝,改沛郡为“吾符郡”,又作“吾府郡”,改梁国为“陈定郡”,改扶阳侯国为县,又改作“合洽县”,改杼秋县为“予秋县”。更始元年(23年),刘秀封为萧王。

东汉,今县境设萧县、杼秋县(属沛郡)、扶阳县(属砀郡)。建武十三年(37年),扶阳县改为韩歆的扶阳侯国。

三国,魏朝设萧县(属豫州)、杼秋县(属沛郡)。黄初二年(221年),封曹熊为萧公。太和三年(229年),改萧公国为萧王国(都萧故城)。

西晋,咸熙二年(265年),置萧县(曾封司马丙于此)、杼秋县,属沛国、豫州。

东晋,杼秋县在东晋乱后废,设萧县、相县属侨置沛郡。

南北朝,南朝宋置萧县、相县,属北徐州沛郡。永初三年(422年),去“

北”字,属徐州。北朝·北魏设龙城县(治龙城镇),属徐州彭城郡、萧县(治萧故城)属沛郡。南朝·梁设萧县,属睢州沛郡。北朝·东魏设萧县(治萧故城),属徐州沛郡。北朝·北齐改萧县为承高县,属徐州彭城郡。北朝·北周设承高县(萧故城)、龙城县(治龙城镇东)属徐州彭城郡。

隋,设承高县(治萧故城)、龙城县(今龙城镇),属徐州彭城郡。大定二年(583年)撤郡,直属徐州。六年,撤销龙城县,并入承高县。十八年,改承高县为临沛县。大业二年(606年),改临沛县为萧县,仍属徐州。

唐,设萧县(治萧故城),属徐州。

宋,实行路、府、(州、军)县三级制,设萧县,属京东西路徐州武宁军。绍圣年间(1094~1097年),为避黄河水患于城南半里重筑新城,世称南城,与之相对的前萧故城则称北城。

元,撤销萧县、永堌县建置,并入徐州。至元十二年复立萧县,属归德府徐州。

明,明洪武四年(1371)二月,属中都临豪府。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属南京(南直隶)徐州。万历五年萧县南城圮于黄河决口。萧故城作为萧县政治中心退出历史舞台。朝廷批准在凤山南的阳边集(今龙城镇)创建新城,延用其东的龙城废城旧名,改称龙城。以区别故萧城,是萧县城址的第二次大迁徙,明清称萧城。

民国期间,先后称龙城市、龙城镇、城关镇。

1950年,改称龙城镇。

1958年,改称虚实人民公社。

1960年,改称萧城镇。

1980年,复称龙城镇,至今不变。

清,清顺治(1644~1661)属江南省徐州。康熙六年(1667)析

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属江苏省徐州,雍正十一年(1733)徐州升为府,属江苏省徐州府。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萧县(治今龙城镇)属江苏省。

民国3年6月2日,属江苏省徐海道。废道后,萧县直属江苏省。

民国16年6月2日晨,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前敌总指挥王天培部占领徐州,经萧城,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江苏省控制区。

民国21年(1932年)10月10日,萧县属江苏省铜山专区又称第九专区,专员驻铜山,今徐州市区。

1938年5月18日,萧城沦陷,萧县政府解体,萧县政府为抗日民主政府取代。

1940年3~5月,国民党萧县流亡政府在七区迎风口一带活动。5月14日,驻临黄镇(今管粥集村),时称“北政府”,后据萧西地区。

1944年11月25日,伪顽合流,在临黄镇及附近的亲民村、胜利村、陆庄组建萧铜丰沛四县联防政府,并以四村镇为临时流亡县府驻地。

1946年7月18日,国民党军队占领萧城。24日,萧县政府从临黄镇迁往萧城。

1948年11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城,属豫皖苏第三专区。

1949年10月,属皖北行政公署宿县专区。

1953年2月,属江苏省徐州专区。

1955年4月14日,为加强洪泽湖管理,江苏省萧县、砀山与安徽省泗洪、盱眙县交换,结束了萧县从汉朝到建国前属徐州管辖的历史,属宿县专区。

1956年改属蚌埠专区。

1959年国务院决定,撤销萧县、砀山2个县,设立萧砀县。

1961年撤销萧砀县,恢复萧县、砀山县,属宿县专区。

1970年宿县专区改称宿县地区,萧县属宿县地区。

1998年12月6日,撤销宿县地区,设立地级宿州市,萧县属宿州。

本文标签: 专项地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