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汉语拼音:Zhou Yuan Yizhi),位于陕西省歧山县和扶风县二县一带,是周人的发祥地和灭商前的都城遗址。面积约15平方千米。据记载,公元前12世纪末或前11世纪初,周族首领古公亶父自邠迁都于此,营建城郭。至西周时期这里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西周末年因西戎入侵而成废墟。1976年起在这里进行了发掘。1982年,周原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之用。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迁都丰都后,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西周末年,由于西戎入侵的破坏,遂成废墟,毁弃不用。自西汉以来,周原多次出土青铜器,为世人所瞩目。新中国建立后,曾多次在此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丰硕。
遗址内现已发现的建筑基址多为宫殿建筑(或宗庙)的遗存,主要分布在岐山凤雏、扶风召陈以及云塘和齐镇等地。经测定,前面两处建筑基址年代距今3000多年,相当于西周中晚期。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东西宽32.5米、南北长43.2米,总面积为1469平方米。夯土台基上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可以推测出上面的房屋布局。以门道、前堂、后堂为中轴,庭后殿堂为主体,四周回廊相连,形成了一座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性院落。房基的四周有陶水管道,构成完备的排水设施,是颇具规模的大型建筑。扶风召陈建筑群共发现五处,三处保存完整。凤雏甲组建筑和扶风召陈建筑群中都出土了大批建筑材料,发现最早的瓦类建筑材料。
周原遗址最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了大量的窖藏青铜器。清代道光帝年间,先后出土了大盂鼎、大丰簋、毛公鼎等海内外著名的铜器。1974年,白庄一个窖藏中出土了铜器103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铜器数量最多的一个窖藏,这也是学术价值最高的一批青铜器。
在凤雏建筑遗址和扶风齐家还出土了一大批甲骨,其中一些甲骨刻有卜辞。周代甲骨卜辞字体较小,笔划纤细,雕刻技术娴熟,是研究西周历史的珍贵史料。
在遗址里还发现了多处手工作坊遗址,如云塘村南的制骨作坊、齐家村东的制陶作坊、齐镇东的制铜作坊等,都是大型的手工业作坊。
周原遗址的发掘、发现,证实这里是周人的“岐周”所在,终西周之世,都是西周王朝的政治中心。周王朝曾在这里多次举行祭祀活动。这是一处探索和研究西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重要的遗址。
在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发现大型建筑基址。凤雏建筑基址建在1400余平方米的高台上,以门道、前堂、后室为中轴,东西各配置厢房8间,并用回廊相连,形成一个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式院落。召陈经发掘的15个夯土建筑基址,不按中轴对称布局,总体规划不甚严谨。其台基上有成排的柱础,台基周边有卵石散水,还出土板瓦、筒瓦、半瓦当和瓦钉等。这些大型建筑的年代为西周中、晚期,它们可能是贵族的宅院,也有人认为是宗庙或宫殿。在周原遗址还发现多处铸铜、制陶、制骨、制玉石的手工作坊址。墓葬发现很多,但迄今未找到大型陵墓。岐山贺家村的一批小墓,年代较早,可能是灭商以前的周人墓。西周时期的墓发现于扶风的云塘、庄白、齐家等地,是中小型的土坑竖穴墓。小墓中主要随葬陶器,中型墓除陶器外还有铜礼器、兵器、车马器等。扶风黄堆的西周墓中出土了一批原始瓷器;这里还发现有车马坑。庄白的伯墓中出土铜礼器14件,在鼎和簋上有长篇铭文,记述伯率师追击淮戎,多有俘获的史实。
周原出土青铜器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汉代。相传,著名的大簋、盂鼎、毛公鼎等均于清末出自岐山。此后又陆续有所发现。如1890年在扶风任家村出土克组铜器和中义父组铜器等120余件;1933年在扶风上康村发现函皇父组、白鲜组铜器等100余件;1940年在任家村发现梁其组铜器等100余件;1960年在扶风齐家发现铜器39件等。1975年在岐山董家村出土包括裘卫四器在内的铜器37件,铭文涉及土地交换与赔偿,是研究当时土地关系的重要资料。1976年在扶风庄白出土铜器103件,有铭文的74件,主要是以史墙盘为代表的微史家族的铜器。据研究这些铜器可能是西周末年犬戎入侵贵族外逃时掩埋的。
在凤雏建筑基址西厢房的一个窖穴中,出土了1.7万余片卜甲和卜骨,其中200多片卜甲上有刻辞,最多的一片达30字。在齐家村也发现5片有字甲骨,其内容涉及周人与商王朝及其方国间的关系,以及重要人物如太保、毕公等;有的则是易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