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游寺法王塔
仙游寺法王塔,位于陕西省周至县终南山山麓,处秦岭黑水峪口,坐落在周至县城南约15千米处的仙游寺内,为现存唯一的隋代砖质佛塔。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称“仙游宫”。后来隋文帝为安置佛舍利,命高僧童真在仙游宫建塔,改称仙游寺。唐大中年间仙游寺一度扩建为三寺。明正统六年(1441年)再度修复扩建,并易名普缘禅寺。明末时该寺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寺院,复称仙游寺。1996年11月,仙游寺法王塔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游寺现存正殿五间,内有泥塑、铜铸和木刻佛像多尊。正殿两侧有耳房,东西两侧设厢房二十余间。
法王塔位于仙游寺正殿西北约60米处,整个造型古朴庄严、玲珑秀丽。
塔身七层,通高35米,底部呈方形,边长约8.7米。塔身逐层收分减高,叠涩出檐,每层正南面均有一券门,形制属密檐式塔。
法王塔下有地宫,在塔身搬迁时被意外发现。地宫内有双面刻纹石碑一块、石函一具。石函内藏鎏金铜棺一座,棺内藏淡绿色琉璃瓶一个。
琉璃瓶直颈粗腹,高约4.6厘米,瓶口外径约1.3厘米、内径约0.8厘米,瓶腹外径约2.7厘米。瓶体玲珑剔透、碧色朦胧,似有异域风韵。
琉璃瓶内壁粘附着一团舍利子,共有10枚,状如米粒,晶莹光洁、质地坚硬,堪称佛家至宝。
法王塔西南部,有一块黑色痕迹,传说为佛灯光焰所熏,时暗时亮,亮时灿若明霞。“宝塔放光”为仙游寺十景之一。
仙游寺依山临水,风景宜人。仙游寺风景区有黑水谭,水色黝黑,深难窥底,白居易曾有“黑潭水深深如墨”的名句,再配以潭上怪状的石壁,构成仙游寺一大胜景——“龙潭虎穴”。
1998年,为了配合西安市黑河引水枢纽工程建设,经国务院批准,仙游寺及法王塔搬迁保护,迁至与原址2千米外的金盆北梁,在水库北塬上。
新址面积10多万平方米,建筑为仿唐风格,加上拆迁中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复建后仙游寺规模更大,成为一处重要的文物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