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遗址的简单介绍

历史地理2023-02-08 07:22:31百科知识库

法门寺遗址的简单介绍 法门寺博物馆全景

法门寺博物馆全景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起迹于北魏,中兴于隋,鼎盛于唐,是“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圣地灵境。法门寺因供奉着举世仅存的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千年来受到佛教界和中国历代王朝的拥戴,法门寺植根周原炎黄文明沃土,雄居“丝绸之路”,周秦汉唐以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如今,全世界到法门寺朝拜、观光旅游和学术探求的人与日俱增,充分显示了法门寺在世界佛教文化的核心历史地位。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史、宗教史、美术史和中外交流史的灿烂画卷,印证着中华历史的盛世和谐。

1981年8月24日,法门寺明建真身宝塔坍塌一半。1986年,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对真身宝塔进行修复。次年2月28日,经陕西省文物局批准,由扶风县文化局牵头,陕西省考古工作队进入法门寺,对塔基进行发掘清理工作。1987年4月3日,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法门寺塔基时,发现塔下唐代地宫,随后出土了四枚佛祖真身舍利及随真身供养的数千件唐皇室珍宝,震惊了世界。为了保护、研究、展示这批大唐珍宝,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筹建组,就地建设法门寺博物馆。

法门寺博物馆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门寺遗址作为依托,以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唐代佛塔地宫考古发现为建馆机缘,以世界仅存的真身佛指舍利及罕见的大唐王朝宫廷奉纳文物作为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基础,是国内首座以大唐宫廷珍宝和佛教艺术为馆藏特色的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数量和等级以上文物数量占馆藏文物的比例,在国内博物馆中绝无仅有。

东汉初建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84000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扩建。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称“成实道场”,仁寿二年(602年)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瞻礼。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唐贞观年间曾三次开塔就地瞻礼舍利,原塔俗名“圣冢”,后改建成四级木塔。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

唐代供奉声势浩大

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据史载“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咸通十五年(874年)正月初四,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唐代诸帝笃信佛法,对舍利虔诚供养,寺院大小乘并弘,显密圆融,使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在唐代长安佛寺中,法门寺地位最为显赫,兼有宫寺、国寺和丛林名刹三重身份,既是上自皇帝、皇后、王公、贵族,下至宫女作佛事活动和供养祈愿的重要场所,又是终唐一代各帝迎奉佛骨、顶礼释迦、弘扬佛法的总道场。最鼎盛时共计建有二十四院,总住僧不下500人,皇家赏赐、民间布施,法门寺香火鼎盛,常常每天有上百辆茶米装运到法门寺,其忙碌热闹的场面蔚为壮观。

法门寺地宫尘封千年秘密

咸通十四年即公元873年,唐朝最后一次迎奉佛骨的活动达到了顶峰。这年春天,唐懿宗下诏派中使太监去法门寺迎接佛骨舍利。一路上车马浩浩荡荡,彩旗飘飘,从长安到法门寺的100多公里大道上,传书报信的禁卫御骑日夜不断,随时向皇帝飞报佛骨迎送实况。四月初一,佛骨还未进京城,前面便浩浩荡荡地拥进了御林军仪仗队,官方和民间的各种乐器也一起奏响。唢呐声声,鼓乐震天,争相围睹的百姓队伍排了几十里长,其隆重华丽的场面甚至超过了去昭陵、乾陵祭祀先祖先帝的场面。

这次迎奉佛骨的活动盛况空前,然而懿宗竟未等到活动结束便撒手人寰。咸通十五年即公元874年,新即位的唐僖宗遵父遗命,将佛骨舍利送回法门寺。在高僧的指导下,以数千件绝代珍宝供奉,在法门寺地宫完成了佛教供养的最高结集——佛骨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僖宗这一盛举距唐王朝灭亡已为时不远。当他派人于农历正月初四刚刚把佛骨送到法门寺时,黄巢农民大起义就爆发了,长安都城被愤怒的农民攻占,僖宗李儇仓促间逃避四川。

法门寺地宫于正月初四被封闭上锁之后,由于战乱,那几枚佛骨舍利及唐王朝历代供奉的尤其是僖宗供奉的数以千计的奇珍异宝,便逐渐被人们遗忘了。一座伟大的历史宝库埋没地下一千多年竟不被人知,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命题。就连历史学家们,或许只知道公元874年唐僖宗皇帝在万民欢腾中送还法门寺的佛骨舍利,却不知道同时发生的一个秘密:地宫中还供奉了数以千计的皇家珍宝。

宋明至今 法门寺历经沧桑

宋代法门寺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阔气势,被恢复到最大规模,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书“皇帝佛国”四字于山门之上。金元之际,法门寺仍是关中名刹,“藏经碑”中有寺僧抄写《大藏经》5000卷之记载。金人也刻“诗碑”盛赞其寺塔:“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衰落。明隆庆三年(1569年),历经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崩塌。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年),地方绅士杨禹臣、党万良等捐资修塔,历时30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高四十七米,极为壮观。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爱国志士朱子桥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晚明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