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期,王室权力衰微,一些藩镇拥兵自重,不听从中央调动,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在这些藩镇中,淮西是一股相当顽固的割据势力。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后,他的儿子吴元济在蔡州(今河南汝南〕自立,成为唐朝的肘腋之患。唐宪宗急忙调动大批人马征讨,用了3年时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都失败了。
公元817年,唐宪宗派李憩担任唐州等3州的节度使,剿灭淮西的叛军。由于唐朝军队屡战屡败,士气低落,厌战情绪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李憩总结先前几次征讨失利的原因,与士兵们打成一片,抓紧时间训练军队,并放出口风说自己是个胆怯的人,只想治理好唐州,不会去攻打吴元济的军队,以此来麻痹敌人。
吴元济打了几次胜仗后,已经飘飘然起来,听了李憩的话,以为李憩不会用兵,就更小看唐军,放松了戒备。
李憩看吴元济中计,认为时机成熟了,就出兵攻占了一些被吴元济叛军据守的城镇。每攻下一处,都俘获许多敌军的将领,对这些敌将,李憩采取宽大为怀的态度,使这些人为己所用。
丁士良是吴元济手下的一员猛将,经常率兵侵犯唐州一带。他被唐军俘虏后,许多唐军将士都想杀他为阵亡的唐军报仇,但李憩很欣赏他的才干,不仅没有杀他,还任命他为"捉生将"。这使丁士良非常感激,为了报答李憩活命之恩,他率军攻下了淮西的重要据点文城栅和兴城栅,先后收服了吴秀琳、李祐、李忠义等敌将。
李憩知道这几个人有勇有谋,可以委以重任,就同他们商量攻取蔡州的策略。唐朝的官兵曾多次与李祐作战,吃了他不少亏,现在见俘虏他,纷纷要求李憩杀掉他,以平军心。李憩虽然反复劝说,但毫无用处,军营里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憩怕长此下去既保全不了李祐,又动摇了军心,就命人把李祐押送长安,交给朝廷处置。同时暗中派人送了一道奏章给朝廷,说明他已经同李祐订好了攻取蔡州的计划,如果杀了李祐,攻取蔡州的计划就泡汤了。
唐宪宗看了李憩的奏章,就下令赦免了李祐,并把他派到唐州,协助李憩破蔡州。李憩任命李祐为六院兵马使,带领3000精兵为先锋,开始了奇袭蔡州的战斗。
唐朝军队一路急行军,赶了60里地,攻占了张柴村,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敌军。这时天色已晚,又下起了鹅毛大雪,温度骤降,唐军冻死了好多人,直到半夜唐军才赶到蔡州城下。城边有一个养鹅、鸭的池塘,鹅、鸭的叫声,掩盖了军马发出的响声,使守城的敌军毫无察觉。
李祐命士兵在城墙上挖出一个个的小洞,然后身先士卒,带头踏着小洞爬上城墙,消灭了守城敌军,只留下一名更夫,叫他照样打更,接着打开城门,李憩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开进城,消灭了残余的叛军,并包围了吴元济的住宅。到了这个时候,吴元济还在屋里睡大觉呢丨当有人叫醒吴元济,告诉他唐军已进城时,吴元济起初还不肯相信,以为是城外的守军派人来要棉衣了,后来听见院子外有人传呼说:"常侍(李憩的官衔〕有令……”,才明白城已陷落,但他还不甘心失败,率领士兵爬上院墙抵抗,指望驻守洄曲的军队来救援他。李憩看穿了他的意图,就派人劝降了洄曲的守敌。吴元济见大势已去,只好乖乖地束手就擒。
正是由于李憩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又能放手使用降将,才取得了智取蔡州这一军事史上出奇制胜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