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槽—地台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1859年美国的霍尔在对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研究中,结论认为山脉是在地壳的巨大拗陷中形成的。1873年丹纳把这种拗陷地带叫做地向斜(又译为地槽)。1885年,休斯又首先提出地台概念,他认为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地区。1900年法国E·奥格在他的《地槽和大陆块》一书中,才把地壳划分为地槽和地台两种基本构造单元。
地槽—地台学说产生后,从十九世纪末到现在,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在产生大地构造动力来源的看法上又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以地壳的垂直运动(升降运动,振荡运动)为主;一是认为以地壳的水平运动为主。其中以垂直运动的观点占主要地位。
槽台论认为,地球表面分布高峻的山脉或岛弧的地区,都曾是地壳的活动地带—地槽,这里地壳升降运动的幅度和速度都较大,沉积物达到很大的厚度,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显著。地台也称陆台,代表地壳上比较稳定的地块,其轮廓呈浑圆状,在现代地形上一般表现为丘陵起伏的波状平原、低山绵延的大片高原或微倾的大陆架浅海地区。这里除幅度不大的整体升降运动外,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都不如地槽强烈。
地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由下沉而转为上升,经过褶皱变质,逐渐变成稳定的陆台。在地壳演化的不同地质时期内,都有一部分地槽向陆台转变,因而地槽的面积就逐渐缩小,陆台的面积逐渐扩大。1945年黄汲清教授提出多旋回说,认为地槽向地台的转化一般都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多旋回发展过程,即一个褶皱带的形成往往是经历了多次造山运动。1959年,陈国达教授根据地台活化现象,提出地洼说,认为由地槽区(活动区)转化为地台区,只是达到相对稳定,并不是地壳发展的最后形式和阶段,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以转化为新型活动区—地洼区。
根据槽台论的基本观点,地壳的发展和地表形态的演化,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1)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壳普遍处于不稳定的地槽状态,造山运动比较频繁。那时地表还没有广阔的大陆,到元古代中期,开始出现广大的相对稳定地区,逐渐转化为古陆台。如非洲陆台、南美陆台、澳大利亚陆台、印度陆台等组成的冈瓦那古陆,以及北方的俄罗斯陆台、西伯利亚陆台、中国东部陆台、北美陆台。它们被蒙古地槽、乌拉尔地槽、加里东地槽、阿巴拉契亚地槽和古地中海地槽所隔开。此外,还有科迪勒拉地槽、安第斯地槽、西太平洋地槽等。
(2)古生代后期。加里东运动发生,这在加里东地槽、蒙古地槽北缘、阿巴拉契亚地槽北段等表现尤为强烈,使原来的沧茫海底,褶皱成山,陆地范围扩大。
(3)石炭纪到二迭纪。海西运动掀起,许多地槽区先后褶皱隆起。中国的大部、欧洲中部、北美东部、非洲西北部、澳大利亚东部,以及亚欧之间的山脉都是海西运动的产物。这时亚欧大陆连成一体,陆地面积空前扩大。而冈瓦那古陆出现分裂趋势,局部地区发生拗陷和下沉,海水侵入。
(4)从侏罗纪开始到白垩纪。太平洋运动(称旧阿尔卑斯运动)使环太平洋地槽靠大陆部分的内带发生强烈的褶皱,造成东亚大陆边缘和美洲西部高大山系,陆地又向外扩展一步。与此同时,在一些相对稳定的陆台区,地壳又重新趋于活动,产生断裂,大规模岩浆侵入和喷发,以及大幅度的拗陷。到中生代末,冈瓦那古陆彻底解体,南方各大陆及印度洋、南大西洋已基本形成。
(5)新生代。这是最终形成现代地表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通过第三纪中期开始的新阿尔卑斯运动(也称喜马拉雅运动),古地中海地槽发生强烈褶皱,形成了横贯东西的、年轻高大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环太平洋地槽的外带也相继褶皱上升,形成东亚岛弧山脉和美洲西岸山脉。新阿尔卑斯运动的影响还扩及大陆的其它地区,如中亚、西欧等古生代褶皱带又被抬升和断裂,东非大裂谷继续扩大,并有大规模玄武岩喷发活动,等等。
到第三纪末,全球海陆分布轮廓和起伏形态已接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