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兴建都江水利

历史地理2023-02-08 05:55:26百科知识库

李冰兴建都江水利

李冰兴建都江水利。开明治水的主要目的是解除岷江的水害。李冰治水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岷江的水利,即利用岷江水来发展成都平原的农业和航运。

成都平原地处四山之中,东为龙泉山,南为峨眉山,西为邛崃〔qionglai穷来〕山,北为岷山。北西一南东的宽度约40—70公里,北东—南西长度约180公里,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由岷江、沱江等冲积而成,冲积层很厚,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降约为3‰到6‰。这里气候温暖,雨量丰沛,年均温度为15℃—17.5℃,无霜期长达270—340天,年均降雨1000毫米左右。这些情况,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成都平原也存在着不利因素,特别是降雨的季节分布与农作物的生长并不协调。春雨偏少,影响春播;夏雨来迟,不利农作物发育;盛夏多暴雨,常有洪涝灾害。此外,除岷江外,大部分自然水道短促,不便航运。

上述许多数据,都是当代用科学方法测出的,当年李冰当然不可能掌握得那样具体。但他熟知天文、地理、水脉,对成都平原自然条件的优点和缺陷,还是非常了解的。因此,他在担任蜀郡郡守的六年间,即秦昭王五十一年一五十六年(公元前256—前251年),组织当地各族人民,大力兴建都江水利,以发挥这里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当时的主要工程项目有:壅〔yong雍〕江作堋,穿郫〔pi皮〕江、检江,凿离堆、烧兵栏等。

蜀人称堰为堋。壅江作堋,就是在岷江上建立大堰,以便将一部分岷江水拦到湔山(玉垒山)以东,发展成都平原的灌溉和航运。应当说,当年大堰的结构比较简单,但很巧妙。它充分地利用了岷江江心的沙洲,一方面把沙洲顶部改造成鱼嘴形,便于分水;另一方面在大沙洲尾部与离堆之间,构筑堰体,以便将一部分岷江水拦入宝瓶口。这样,岷江便被分成内江和外江,鱼嘴和沙洲东面的一股为内江,西面的一股为外江。

《水经注·江水注》说,李冰不仅兴建了都江堰,还总结出作堰的宝贵经验——“深淘滩,浅包堰”①。这就是后来所说的“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指的是把内江淘得深一些。因为春季和初夏,成都平原比较干旱,同时也是岷江的枯水期,只有将内江淘深一些,才能使更多的岷江水流入成都平原。盛夏成都平原多雨,也是岷江的洪水期,只有低作堰,才能使涌入内江的过量洪水,漫堰排入外江,以免成都平原发生洪涝灾害。

《华阳国志·蜀志》说,李冰建堰时,又在白沙邮(白沙河口附近)的三江(岷江、外江、内江)中,各立一石人,上刻“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九字。江中立石人,李冰的用意在于镇水。所刻九字,也是对江神提出的要求,要求他行水时,既不能太多,漫过石人双肩;也不能太少,低于石人两脚。以石人镇水,向江神要水,未免迷信。但九字也向人们表明,处于石人肩足之间的水位,是岷江的安全水位,否则,就应作防洪或防旱的准备。学者们认为,这是我国见于记载的最早水尺。1974—1975年,人们在外江相继挖出两尊石人,其中一尊身高290厘米,肩宽96厘米。它虽非李冰原作,为东汉水官所造,但李冰的石人,大体上说,也应和它一样。

李冰所穿的郫江和检江,是内江灌区两条重要的干渠。它们都是以岷江为水源,在灌县东面,从江沱引水南下。由于原始文献对二江的记载非常简略,又由于后人一再调整二江水道,因此,当年的郫、检经行路线,学术界中众说纷纭。综合稍后的文献资料,大体上说,郫江上游相当于今天的柏条河,下游为府河;检江上游相当于今天的走马河,下游为锦江。两江在成都南面会合,继续南流,至彭山县回注岷江。除凿二江外,李冰还在岷江西面开了一条灌溉渠道羊摩江,它是后来羊马河的前身。

二江的穿凿,极大地改善了成都平原的航运条件和灌溉条件。自此以后,产自岷山的竹木,每年以百万计,循着岷江、内江、郫、检二江漂流而下,进入成都平原,为沿江城镇提供丰富廉价的建筑材料。客货船只,也有如穿梭,来往于平原各地。二江流域,有田万顷,自此以后,这里可以做到“水旱从人”了,“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这就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都江水利工程的兴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凿离堆和烧兵栏,目的是要改善岷江的航道。《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堆),避沫水之害”。古沫水就是今天的大渡河,因此,《史记》的离碓,当在大渡河与岷江的会合处,即今乐山市的大佛岩,《华阳国志》称为溷〔hun混〕崖②。兵栏就是今天宜宾市北面的赤岩山,面临岷江。因为岩石坚硬难凿,所以用水火相激、热胀冷缩的方法,使之崩裂。离堆和兵栏都因岩体临江兀立,形成急流和漩涡,威胁船舶安全,所以李冰要加以铲除。

注释:

①滩,水中之沙。[阝焉],堰的古写。据考证,这六字《水经注·江水注》中本有著录。今日行世《水经注》系从明《永乐大典》析出,不见六字。

②蜀地有许多以离堆命名的岩体,如沫水离堆、灌县离堆等。今人对沫水有两种不同解释。一释为大渡河或青衣江的古称。据此,《史记》中的离堆,应在乐山。一释为洪水。据此,《史记》中的离堆,应在灌县。也有人认为乐山的离堆是乌尤山,众说纷纭。

本文标签: 中国地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