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林佐纳三座要塞及防卫墙和集镇瑞士提契诺州的贝林佐纳,是阿尔卑斯山区唯一尚存的中世纪要塞建筑的典范,2000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贝林佐纳遗址由堡垒群组成的,这些堡垒围绕着卡斯特尔格朗德城堡,该城堡坐落在一座石峰上,俯瞰整个提契诺谷。一排排防御墙从城堡中延伸出来,保护了古镇并阻隔了穿越山谷的通道。第二座城堡(蒙特贝罗城堡)与堡垒连为一体,而第三座(萨索•科尔巴洛城堡)则是一座独立的城堡,矗立在其他堡垒东南方向一块孤立的岩石海角上。
扼守意大利之北纷争要道的军事要塞贝林佐纳是瑞士提契诺州的首府,是连接意大利和阿尔卑斯山脉的交通要冲。它离圣哥达山口和圣贝尔纳尔迪诺山口的交叉点很近,所以从罗马时期以来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自中世纪起,贝林佐纳倚踞者便凭借一线自山脉东翼斜至山谷的岩脊,三座城堡陆续建起,试图以错落地势、迭出堡垒扼守意大利之北纷争要道。
贝林佐纳遗址的三座城堡分别是:格朗德城堡、蒙特贝罗城堡和萨索·科尔巴洛城堡,连同其周边的城墙,成为阿尔卑斯山区唯一尚存的中世纪要塞建筑的典范。
据说格朗德城堡始建于13世纪,然而根据文字记载,它的建筑前身早已出现在6世纪,从发掘物品来看,其历史更可追溯到4世纪左右。如今,各个古代城堡都各自设立了考古学、历史博物馆以及美术馆。在遗留有古建筑石阶道路的老城街道上,每周六都会举办市场,据说这是模仿中世纪的场景。
自成体系的萨索·科尔巴洛城堡萨索·科尔巴洛城堡,是一座独立的城堡,也是贝林佐纳城堡中地势最高、体量最小的一座城堡,因属独立防御系统,遂将四面筑如绝壁。
自便道步入城堡,先是一处内庭,自东向西俯瞰山谷间色彩斑驳的城市。内庭以东便是城堡主体,四平八稳,方方正正,长宽各占25米,西南一角设出眺望高塔,可自墙头兵道登抵,东北一角亦建封闭塔楼,上下四层,强势,雄浑,与最易遭受攻击的东墙连作一体。城堡内,所有筑物皆以石片覆顶,枪炮难入,墙体亦宽厚非常,东墙1.8米,其余1米,足御四面之敌。屋檐之下,生活区域,壁炉、厕所、厨房、教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可惜,如此一座据险自固的堡垒,数世纪内,竟屡遭雷击,终于百年之前扑地而毁。今日所见,实为重塑之作,考古学信息大量遗失于烟海。
精细、雅致的蒙特贝罗城堡蒙特贝罗城堡精细、雅致,若自高空俯瞰,轮廓恰如枣核一枚,内外三层,百老汇或伦敦西区舞台般戏剧性重重递进,内立高塔,外勾城墙,屋宇、岔路错综复杂,直将这一处易攻难守的地势,改弦作易守难攻的金汤。平日里,城堡吊桥高举,拱门低合,任身外狼烟四起,风雨飘摇,我自水井安闲、教堂凝神、岿然不动,若借东北角塔楼或箭头状外堡登高一眺,贝林佐纳尽收眼底,天下大势,尽在一箭一炮之地。难怪15世纪,城堡后世格局初成之时,即被奉作贝林佐纳防御潜力之最,其核心筑物与外围设施之间,相对开阔区域,恰为兵士集结理想地带。
地势最低、兴建最早的格朗德城堡格朗德城堡,地势最低、兴建最早的一座。专家以为,圣米歇尔山上,公元前即存工事雏形,及至13世纪圣哥达山口开通、15世纪米兰激战科莫,格朗德城堡因时而生,宏伟扩张,名垂欧洲军事青史。
圣米歇尔山恰在贝林佐纳中心,山如龟甲,北部易守,南部易攻,今日脚下设电梯,垂直、封闭、射穿岩壁,直将远客送上山顶,邀入庭院。高墙之内,昔日挨挨挤挤的筑物,多已拆毁,只剩下开阔草地与少量屋宇,空空荡荡,倒教两座高塔更显巍峨。15世纪,城堡所有者剔除杂乱,实为战事所需,唯求集结更多军队,以御外敌。20世纪,城堡修复,依然留存空地,方便游人休息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