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nggan
指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状态。灵感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指神的灵气,表示一种神性的着魔,当时对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的人,称为神性的着魔者。英语中灵感(inspiration)的意思与希腊语基本相同,它被用来说明艺术家或诗人进行创作时,似乎是由于吸入了神的灵气,从而使作品具有一种超凡的魅力。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这个词被译入中国,起初据英语音译为“烟士披里纯”,后来才意译成“灵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中经常提到的“天机”、“兴会”、“神来”、“顿悟”等,指的也是类似的思维现象。
当人们处在灵感出现这一特殊状态的思维活动中时,精神主体产生强烈的情感振荡,大脑涌现出鲜明生动的意象、清晰准确的概念和顺畅如流的判断推理,这时,人们对客观存在作能动反映的思维活动意外地升华到异常活跃、有效的境地,于是使得长期紧张探索的某种关键环节得到了豁然开朗的解决。灵感就是这样一种饱和着情感和想象、聪明和智慧、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水乳交融地突然产生,又转瞬即去的思维状态。它在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切领域都能够出现。在艺术创作中,显得更为频繁、突出。
灵感的特殊表现,首先是它的突发性。它不同于一般由感性认识的积累逐渐上升为知性和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而呈现为一种突发的领悟。犹如一道闪光,它一下子照亮、打通了艺术家的思路。其次是它的非自觉性。一方面,灵感什么时候到来,怎样到来,至今尚未能凭人的愿望确切把握;另一方面,灵感到来时作家常会产生一种身不由己、欲罢不能的感觉。再次是它的短暂性。灵感迸发后持续时间因创作者主客观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经验都很短,真有点像昙花一现的样子。
灵感的特殊思维功能和表现引起过历史上许多作家、理论家的关注和解释。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把它归结为神灵的力量,“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他还认为“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不会有灵感(《文艺对话录》)。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艺家在指出灵感具有感情强烈、想象丰富等特征的同时,把它归结为人的天赋,认为这只是少数天才所特有的能力。他们虽然对灵感的表现有些认识,但却从根本上歪曲了灵感的本质及其产生原因。
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灵感或类似灵感这种思维形式的记载也很多。《易·系辞》说:“知幾其神乎?”这里的“神”,就是指人对客观神奇的认识,类似于灵感。管子不同意说反复思考而仍无所得的人经“鬼神教之”便会有收获,他认为收获必然是专心思索的结果,“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管子·心术下》)。庄子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也是说要用心专一,才能产生灵感。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对文学创作过程中出现的灵感现象首次作了精细的描绘,并把这种思维状态称为“天机”。他称赞灵感的作用说:“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灵感到来之时,作家会感到“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可以得心应手,自然而不大费力地创作出优美的作品来。而在灵感消失之后,作家的思维便会一下子变得像“枯木”、“涸流”,再也不能灵活自如地动用,写出令人满意的东西来了。对这种“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思维状态,陆机已认识到“兹物之在我”,并非从天而降,但对它的“通塞之纪”、“开塞之所由”,却无法解释,深苦于“非余力之所戮”。不过陆机对灵感现象的产生,曾提出“感应(或作“应感”)之会”和“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的观点,说明如果作家对生活没有许多感触,在创作过程中不是经常处于高度集中的深思力索状态,要打开灵感的通道是不可能的。陆机之后,齐、梁时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所说的“神理之数”,《丽辞》篇中所说的“神理为用”等,也涉及灵感问题。他在《神思》等篇中还进而从自然兴会、先天禀赋、精神保养等多方面探究了灵感迸发的因素,强调作家平时必须“积学”、“酌理”、“研阅”,进行长期勤奋的学习和思索。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的这些看法,在较高程度上已接触到灵感的思维本质。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意识活动都是客观物质及其运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第21页)。灵感虽有其特殊性,但它只能是以大脑为物质基础的、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活动,因而必然有其客观规律,虽然目前还未能完全把握这种规律。
艺术创作的实践表明,大多数灵感的产生都是由作家受外界事物的触发所引起的。现代心理学已从人的大脑机制的活动规律方面,开始揭示出灵感迸发的某些内在原因和条件。人脑是个巨大的信息储存器,它每天都接受着外界事物的信息。这些信息一部分为人所自觉到,并加以取舍、整理;另一部分则潜沉而成为主体所不自觉的潜意识。然而后者事实上仍在活动,并不断进行新的排列、组合。在一定条件下,一旦受到外界特定事物的触发,便跃入人的自觉意识中。由于它原是潜在地进行活动的,因此当它的结果忽然呈现时,便给人一种思路豁然开朗的感觉,使创造者自己也惊异不已。
有时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也会产生灵感。这种现象同样可以在大脑活动规律中得到解释。心理学的优势兴奋中心和正负诱导规律理论指出:人的定向思维会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得周围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反之,当兴奋中心处于抑制状态时,周围的皮层便转为兴奋。当艺术家或科学家向一定目标推进思维而使大脑皮层形成连续兴奋中心之后,由于创造性活动常会面临“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长期紧张的思维活动使得相关的优势兴奋中心转入抑制状态。按照正负诱导规律,周围的细胞便会兴奋起来,隐藏着的潜意识就有可能被激发,而创造者凭借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直觉能力可以本能地捕捉住其中最有希望的一个闪念。它一旦被自觉的意识把握、强化,便能给人以创造性的启发。文艺创作中有所谓“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此。随着心理科学对人的大脑活动规律认识的深化,灵感这一特殊的思维形式必将得到更深入、精确的揭示。当前,灵感已经成了思维科学的重要对象之一。
灵感产生的首要前提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深广认识和在艺术创造上的不倦努力。作家必须有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以至殚精竭虑的实践过程。如果闭目塞听、浑浑噩噩、无所用心,是不可能获得灵感的。
参考文章
- 富士山,圣地和艺术灵感的来源建筑与名胜
- 《功夫熊猫》的热映说明“中国元素”已不仅仅只是好莱坞电影中的__,它甚至已经成好莱坞电影导演的灵感来源,片中“功夫”知识题库
- 时尚达人的10个家居搭配灵感居家/装修
- 梁晓声:修身养性强调心灵感受的质量保健养生
- 巧合的心灵感应历史趣事
- 支配灵魂的鬼魂说、招魂说、埃德加·凯斯的通灵感应说和印度教的主要哲学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