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ile
[外文]:Henry Miller (1891~1980)
美国小说家。生于纽约市。1909年进入大学学习,两个月之后辍学,在各地流浪,从事过各种工作。1930年迁居法国,开始文学创作。1942年回到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定居,并继续从事写作。
米勒的小说大部分带有自传性质。他的代表作《北回归线》(1934),是根据他在巴黎的生活写成,描写主人公放荡不羁的生活,刻画人物极为生动,对性生活的描写十分露骨。小说描写主人公在当教员期间由于感到生活枯燥而陷入精神总崩溃的边缘。《南回归线》(1939)是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记述了他早期在纽约的生活,他的家庭,他最初对知识的追求,以及他的移居欧洲,写得平稳凝重,淫秽描写较少,但除米勒的父亲的形象外,人物刻画都比较平淡。
他的著名的《马洛西的大石像》(1941)是一部近于游记的作品,颇受评论家的赞赏。他的其他作品还有《黑泉》(1936)、《在玫瑰色的十字架上受刑》(三部曲,1949、1953、1960)等。
米勒的作品涉及许多哲理和社会问题,并喜欢谈论“人类的倒退”。他曾说人失去了“生活的艺术”。他在作品中对性的问题的大胆处理在同时代作家中显得非常突出,自称深受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希望能像惠特曼一样歌颂肉体的美。实际上,他描写的是性变态和性生活的丑陋方面,因而受到一些评论家的指摘。他的一些作品一直被认为是黄色书籍,美国政府曾列为禁书。如《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在巴黎出版后,美国政府明令禁止在美国出版,也禁止将这两本书带进美国。米勒曾希望到英国访问,英国当局宣布他是不受欢迎的人。直到60年代,他的代表作品才获准在美国出版。
米勒对美国文学有一定的影响。50年代中期兴起的“垮掉的一代”作家,在生活方式以至作品的内容、风格方面,都从米勒的作品中汲取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