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anfa
中国古代封建政权为实行盐专卖而制订的制度和法令。
沿革起源于春秋时齐国管仲的“官山海”政策,即盐与铁一起实行专卖。秦商鞅变法,控制山泽之利,也实行盐铁专卖。汉初开放民营,武帝时在桑弘羊主持下再“笼盐铁”,收回落于富商大贾之手的盐铁之利。东汉时取消盐铁专卖,实行征税制。三国、两晋比较注意于专卖,南北朝征税制又抬头。隋至唐前期,更取消盐的专税,和其他商品一样收市税。唐安史之乱后,财政困难,由第五琦(729~799)建议,再实行盐专卖,刘晏继起整顿盐政,改革盐法;铁则实行征税制,不再与盐一例看待。五代、两宋和元明时,加强盐专卖,专卖收入在财政中占很大比重,盐法更趋细密。入清沿而未改。盐一直是历代封建政府牢牢掌握的最重要的专利商品,“因民之所急而税之”,成为封建国家经济干涉政策的主要内容。
直接专卖制和就场专卖制专卖的形式多样。管仲、桑弘羊以至第五琦都采取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直接专卖制。这种官卖制暴露不少问题:官设机构人员多,开支浩繁;往往盐价高昂,质量低劣,有时还发生硬性摊派之弊;运盐劳民,官府自运则费用太大等。唐中期刘晏将官卖制改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制。盐仍由隶属官府的亭户(后世称灶户)生产,但由官府统一收购,转售于商人,即官府掌握大批发、小批发,零售放给商人。同时,设立常平盐,在偏僻地区保留部分官卖,以保证食盐供应,平稳盐价。这种作法有利于限制豪商奸贾投机,又能利用私商的销售能力,利多弊少。
刘晏的就场专卖制为后代所奉行。北宋陕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解盐范祥(?~ 1060)的钞盐法,改山西解池盐为商销,即师法刘晏。又有入中法,即由商人向西北边塞运交军需粮草等,官府出给凭证(交引),凭证到产地提盐运销,也是就场专卖制的应用。但封建政府并未完全放弃官卖。五代的“蚕盐”和计口分配的“食盐”即属官卖。北宋解池盐未行钞盐法前也部分实行官卖,东南六路则一直实行官运官卖,收入归地方。徽宗时右仆射、太师蔡京(1047~1126)当政,改变盐法,东南盐(除闽广外)废除官卖,推广钞法,由商人购买盐钞,运销食盐;但钞价高,盐钞常变换,旧钞贴钱,才能请到新钞,商人往往因之赔折破产。当时对运销官盐商人实行的引法则流行于后世。盐引为运盐凭证,每一引有规定的运盐重量,规定的包装,凭以在规定的地区和时间内销盐,到期盐引需按规定上缴销毁,不合规定者受罚。
商销和官卖元代商销(“行盐”)与官卖(“食盐”)并行,官卖有扩大趋势。明代除一段时间内为回笼纸币而制定的“户口盐”和盐场附近按人分配的“食盐”属于官卖外,一般都实行商销。明初行开中法,令商人纳粮于边塞,按盐粮的实物交换比率偿以盐(不通过货币作价,避免宋入中法的虚估),许在规定的地区内行销,这也是由就场专卖演化而来。明中叶后,开中法崩坏,万历四十五年(1617)起改用纲法,即实行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的商专卖制。官府不再收盐,由纲上列名的少数特许的盐商纳课领盐引,直接向灶户付价购盐运销。专商世袭、专岸永占,官商分利,垄断市场,排斥一般商人的经营,这是食盐专卖中的一种新形式,造就了许多资财至数十百万两的大盐商。清前期主要仍行纲法(称官督商销),仍用盐引,两淮盐商资本大者以千万计,次者也以数百万计。但官盐壅积,私盐盛行,纲法的积弊日深,盐课日减。到道光十二年(1832),两江总督陶澍(1779~1839)建议改革盐政,在淮北实行票盐法,取消纲商的世袭特权,商民均可备资纳课,购盐承运,认票不认人,降低了销盐成本,有利于官盐的销售。但性质上仍是一种商专卖制,并非征税制。
为保障官府和专卖商人的收入,历代封建政府对食盐管理十分严格,规定严酷的禁私法令,犯私者非死即刑。
专卖与消费食盐消费缺乏弹性,盐专卖须避免产销脱节。宋真宗时在籍人口约4000余万,官盐岁额合2.5亿斤,人均6斤余,加上私盐,大体平衡。金代人口约4500余万,盐产年约3亿斤,人均不过7斤。清道光时人口4亿,行盐总量26亿斤,人均官盐6.5斤,约占需要量的7/10,余由私盐补足。元代为增加盐利收入,强制扩大产销,造成严重的供过于求。如天历时官盐发至256.4万余引,合10亿多斤,以低价勒令灶户煮制交售,然后以高价销出,平均每人得买盐16斤,官卖制成了强迫摊派过剩食盐的手段。
参考文章
- 单管填料升膜浓缩结晶脱盐法治理废酸液研究废水治理
- 石灰铁盐法处理铜冶炼企业污酸含砷废水废水治理
- 硫酸废水中和处理-石灰铁盐法废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