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

历史地理2023-02-02 23:41:23百科

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

法国民族学家、社会学家É.迪尔凯姆的论著。副题是“澳大利亚的图腾体系”。迪尔凯姆的学生M.阿尔布瓦什(旧译韩瓦持)教授曾为本书写过一本名为《宗教感情的起源》的通俗小册子,由陈坚节译为中文,改名为《信仰心理》,商务印书馆于1945年出版。《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是资产阶级社会学、民族学和比较宗教学中的一部名著,也是宗教社会学的代表作,写于1912年。作者认为,人类最原始的宗教,是氏族社会的宗教。当代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图腾崇拜,便是这种原始宗教的标本。他认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可以分为平凡与神圣两类。宗教是一个有系统的组织,内含着对于神圣的(即与人世隔绝而且犯禁的)东西的一切信仰和仪式。凡承受这些信仰与仪式的人,结为一个精神集团,名为教堂。就是说,宗教的要素有三:即信仰,仪式和教堂。信仰是一种集合心理,表现为神话;仪式表现为祭祀、祈祷和禁忌;教堂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和崇拜的对象。他认为宗教起源于图腾,但宗教与巫术不同,因为宗教具有普遍性,巫术则无。

作者认为,原始人不知道妇女生育的道理以及人类和自然界其他事物的区别,认为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他们相信人类来自图腾祖先,而图腾本身是一种生物或无生物,最普通的是一种动物或一种植物。他们用某一图腾作为自己的徽章和共同的姓。同一图腾的男女不许通婚。作者认为,这样的集团便是图腾氏族;同时认为它也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集团,因而又称之为图腾社会。作者在此书中还谈到知识与道德的起源问题。本书在资产阶级社会学界、民族学界受到好评,对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标签: 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