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围

历史地理2023-02-02 16:25:56百科

中原突围

解放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部队在鄂豫皖边区突破国民党军包围,进行战略转移的作战行动。1946年1月10日,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签署停战协定后,国民党仍继续加紧部署全面内战,不断调兵包围和进攻中原解放区。至6月25日为止,大小进攻达1000余次,占领县城、村镇1100余处,将中原军区部队 5万余人分割包围,压缩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纵横约百里的狭小地区。为了避免爆发内战,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同国民党谈判,表示愿意让出中原解放区,将中原军区部队和平转移到其他解放区。但国民党却一意孤行,企图一举消灭中原军区部队。6月下旬,包围中原军区部队的兵力增至10个整编师,约30万人,由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准备发起总攻。在此严重时刻,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保存力量,以主力向西突围,钳制大量国民党军于外线广大地区的指示精神,决定分路进行突围。

6月24日,中原军区主力开始在解放区内向西移动。25日,第1纵队第1旅以一部佯装主力,由白雀园地区向东移动,鄂东军区部队在宣化店附近活动,迷惑与钳制敌人,掩护主力向西突围。26日拂晓,国民党军第一线部队分路向黄安以西、径扶以东、孝感以北的中原军区部队阵地大举进攻,侵占了解放区的沙窝、邓店等若干重要村镇。第1纵队第1旅等部队进行了顽强抗击。军区主力于当日黄昏即秘密地向平汉铁路运动。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由第2纵队第13旅、第15旅1个团、第 359旅和干部旅组成的右路突围军,于29日晚从国民党军守备薄弱的平汉铁路柳林至李家寨地段突破封锁线,向西北方向疾进。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率领由第1 纵队(欠第1旅)和第15旅(欠1个团)组成的左路突围军,在王家店与敌堵截部队激战一昼夜,于7月1日在广水以南越过平汉铁路西进。中原军区部队这一突围行动,打乱了国民党军的围攻部署。刘峙急令整编第 3、第15、第41师和整编第47师主力追堵右路军,令整编第66、第75师各一部追击左路军,令其余各部就地转入“清剿”。驻守西安的国民党军第1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也以8个旅的兵力加强陕南防务,控制荆紫关要隘,企图堵塞解放军入陕通道。在此情况下,右路军立即加快行军速度,迅速摆脱了国民党军在天河口等地的追堵,于7月8日顺利渡过唐河、白河。旋即包围淅川城和马蹬铺等地国民党军阻击部队,掩护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渡过丹江,然后分两路前进:王震率第 359旅和干部旅,战胜国民党军在荆紫关和鲍鱼岭等地的追堵夹击,27日抵柞水地区,尔后进入陕甘宁解放区;李先念、郑位三率第13旅和第15旅一部,在南化塘、赵川等地粉碎国民党军堵截,突破梁家坟、漫川关封锁线,于28日到达陕南,同当地游击队会合,创建豫鄂陕边区游击根据地。左路军从安居渡过府河,大部于 7月11日抢渡襄河,突破国民党军在宜城西南和石花街等地的堵截,25日进入武当山区,开辟鄂西北游击根据地;另一部改道北上,与右路军会合。

图

第1纵队第1旅完成掩护任务后,向东挺进,越过鄂皖边境的大牛山,穿过大别山,跋涉千余里,沿途艰苦战斗,粉碎国民党军的多次追击和堵击。于 7月20日突破津浦铁路国民党军的封锁,抵达苏皖解放区,改称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河南、江汉两军区部队在策应主力越过平汉铁路后,分别转移到豫陕边和鄂陕川边界进行游击活动。鄂东军区部队继续在大别山区进行游击战争。中原军区部队在突围中,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并钳制了国民党军大量兵力,从战略上配合了其他地区解放军的作战。

本文标签: 管理学  中原突围  ZhongyuanTuwei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