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唯物论

历史地理2023-02-02 23:09:51百科

原子唯物论

古希腊罗马时期一种认为世界万物是由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的原子组成的唯物主义学说。公元前5~前4世纪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所创立。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继承了伊奥尼亚学派的唯物主义思想,特别是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进一步提出世界万物是由原子与虚空构成的理论。他们认为,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其根本属性是绝对“充实性”,它没有空隙,不可穿透。虚空也是实在的,不过它是空的,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和条件。由于原子自身的原因,它在虚空中产生了急剧和零乱的运动,彼此发生碰撞而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世界及其中的事物。原子的数量是无限的,它没有性质上的不同,但有大小、形状、位置和排列的差异,因而组成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他们还用原子来说明人的生命现象和认识的形成,认为灵魂也是物质,是由精细和圆滑的原子构成的;这种原子布满了全身而形成灵魂的各个部分,空气中有大量灵魂的原子,随着人的呼吸与人体交换,从而维持人的生命;一旦呼吸停止,灵魂的原子不能重新交换,生命也就结束了;在构成万物的原子群中,不断分出微小的原子向各方面流出,经过空气形成事物的影象,作用于人的感官和灵魂,便产生了人的感觉和思想。

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见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继承和发展了原子唯物论的学说,提出原子有重量的重要理论。由于原子有重量,它们在虚空中必然向下降落,这就有可能从原子自身寻找运动的原因。他还指出,原子由于内部的原因会产生偏斜运动,使原子之间发生碰撞,结合成万物。从而克服了德谟克利特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的片面观点。古罗马时期卢克莱修根据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在《物性论》中以丰富的事例和诗的语言详细论证了原子唯物论,其中主要是伊壁鸠鲁的哲学原理,他概括为两条基本规律:没有任何事物能从无产生出来,一切东西都是从一定种了(原子)产生的;也没有任何事物消灭后归于无,物质是永恒存在的。原子唯物论是同柏拉图的理念论相对立的学说,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成就,尽管它还没有脱离古代哲学的朴素性和自发性,但它不是用人们直接观察到的某种具体物质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而是以更为普遍的东西“原子”来说明自然现象多样性统一的基础,这是人类认识思维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对客观世界认识深入的表现。但原子唯物论者把原子看成是不可分的最小单位是不科学的。

本文标签: 原子唯物论  yuanziweiwulun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