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guo minjian wudao
[外文]:Chinese folk dance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56个兄弟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舞蹈形式。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成果。它体现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广泛的群众性;同时,这些民族又在政治、经济上相互密切交往,文化上相互吸收、融合,互为影响,逐渐形成既有共同特征又有本民族特色的丰富多采的中国民间舞蹈,并日益发展提高。
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况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这一不平衡的状态,造成各民族文化观念与舞蹈形式的不同,形成中国民间舞蹈内容与形式上的许多差别。综观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况,它包括了中国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舞蹈形式与文化特征,如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模拟鸟兽的舞蹈,佤族、景颇族的祭祀舞蹈,反映了原始图腾信仰与古代狩猎、战争生活的遗迹。彝族火把节、傈僳族丰收节时群众要围火跳舞,纳西族人在火堆前拉手围圈跳“哦热热”,都属原始舞蹈遗风,赫哲族、鄂温克族的萨满舞、壮族、毛南族的师公舞,彝族、汉族的羊皮鼓舞,纳西族东巴舞以及黎族跳娘等,仍带有原始巫术的影响。藏族的羌姆、蒙古族的查玛,是在本民族民间舞蹈上形成的喇嘛教寺庙舞蹈形式。朝鲜族的农乐舞、维吾尔族的“赛乃姆”等已从自娱性转变为表演性舞蹈。许多使用道具的舞蹈,如汉族的跑驴、傣族的孔雀舞、维吾尔族的盘子舞等已完全成为表演艺术舞蹈形式。藏族的热巴是专职舞蹈的流浪艺人,傣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已有专业的舞蹈表演艺人,汉族地区则有业余或半职业性的民间艺人。以上即是中国民间舞蹈从原始舞蹈遗存到艺术性舞蹈一系列形式并存的现状。
各民族文化观念之不同,也表现在对待民间舞的态度上。汉族长期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感情内向,行动拘谨;又因城市文化生活比较丰富,一般人对民间舞多采取观赏态度,并不亲自参加表演。民间舞蹈活动以农村居多,逢年过节,城市的各种行会也组织表演。这些舞蹈的娱乐性、技术性强,多由有专长的民间艺人表演。如秧歌、花鼓等。其他兄弟民族受礼教影响较小,性格豪放,能歌善舞。而且,各种歌舞活动多是全民族全村寨性的,男女老幼都要参加。如瑶族的“还盘王愿”,苗族的“吃牯脏”等祭祖仪礼中,都是本地区全民族参加的盛大歌舞活动。长期以来,中国民间舞蹈在各民族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民间舞蹈的分布是由中国各民族分布情况自然形成的。一般是本民族的民间舞蹈,在本民族居住区内流传。同时也因民族的语言、信仰、习俗的相近以及民族的杂居、迁徙,出现一些跨民族的舞蹈形式。
汉族人口最多,占中国总人口的94%,主要居住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辽阔的居住区与迥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汉族民间舞蹈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地区特色。例如:北方的秧歌就有陕北、河北、山东、东北之分,南方的花灯也是多种多样。从地域上看,北方的秧歌等各种民间舞蹈,多具古代燕、赵的古朴、刚劲的风格,南方的花灯等民间舞蹈,则以绮靡纤丽的荆楚古风见长。地处黄河、长江之间淮河地区的花鼓灯,兼收南、北之长,形成刚柔相济的特色。
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所占比例虽小,但居住面积占中国总面积的55~60%,分布在中国东北、内蒙古、西北、西南、中南和东南等地区,有些民族居住在草原、高原、山区、边疆,地区特点在民间舞蹈中明显地反映出来。北方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在放牧生活中经常骑马,所以舞蹈中常采用源于骑马生活的动作,其舞蹈刚劲,节奏激烈。南方农业区的壮族、黎族、哈尼族舞蹈常表现采茶、舂米等劳动生活,动作柔和,节奏轻缓。同是从事稻田生产的傣族、朝鲜族舞蹈,既有优美的共同特点,又因民族性格的差异,前者活泼、秀丽,后者典雅、潇洒。地处西北古丝绸之路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舞蹈,头颈、肩臂、腰部动作丰富,面部表情细腻,不乏古西域乐舞之遗风。
语言系属与宗教信仰,对于跨民族舞蹈形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均属阿尔泰语系,又都信仰过原始萨满教的蒙古、达斡尔、满、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族,至今仍有萨满舞的遗存。使用或通用汉语并信仰伊斯兰教的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族都流行风俗歌舞宴席曲。西南、中南地区奉行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景颇、哈尼、基诺、佤、傈僳、仡佬、阿昌、怒、水、彝、羌、土家等族,遇有丧葬时,仍有跳丧事舞蹈以悼念亡者,慰藉其家属的风俗。
民族杂居地区中,跨民族的舞蹈形式较多。象脚鼓舞原是傣族的民间舞蹈,与傣族相邻居住的景颇、阿昌、德昂、布朗等族都盛行象脚鼓舞。其他如:芦笙舞、铜鼓舞、师公舞等都是跨民族的舞蹈形式。龙舞、狮子舞是流传最广的汉族民间舞蹈,在侗、布依等族中也有流传。高跷是历史久远的汉族民间舞蹈,在满、彝、维吾尔等族地区城镇中也有所流传。
中国民间舞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积淀古代文化,于民族交融中发展,歌、舞、乐三者的结合以及使用道具等方面。
中国民间舞蹈有其独特的传承方式,民间舞蹈的参加者即是表演者,在舞蹈的进行中互相学习,即兴创作。人们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一方面感受本民族歌舞的独特风格,熟悉和运用本民族表达思想与感情的传统方式;一方面通过提炼,使本民族的民间舞蹈更加完整统一,并通过节日、祭礼、聚会等集体活动,使之一辈辈流传下来。因此,其中积淀着中国各民族古代文化,又包含着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例如:景颇族的木瑙纵歌,要在设有民族标志的场地上,在族长带领下,由全体参加者着民族盛装进行,使其受到民族历史、文化的传统教育。
长期以来,人们早已形成的祖先崇拜,寄望于天等传统观念,在各族民间舞蹈的活动中仍有遗存,如:彝族打歌要在土祖庙前;土家族摆手舞、侗族踩歌堂要在供奉祖先的祠堂前进行,以缅怀祖先业绩,增进本族的团结。
中国民间舞蹈的构图,也积淀着古代文化。例如:汉族秧歌的队形图案有百种以上,每个图案都有一定的人数与套路。山东鼓子秧歌的图案“黄瓜架”(亦称炮打临清),用演员24(或48、96)名。舞者边舞边走出这一图案,又按此图案的路线循环而舞;灯节时,为秧歌队和群众专门设置的灯阵“九曲黄河灯”,是用360盏灯造设成曲折回环的图案,供秧歌队和观众入内,沿逶迤巷路表演和观赏。前者是运动进行中的图案,后者是固定图案中的行进表演,异曲同工,皆达妙境,其中都积淀着群众的智慧与中国古代战阵与数学的道理。
中华民族是经过漫长的发展、融合,逐渐形成的,许多民族之间有着深远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也表现在文化上。因此,于民族交融中发展,成为中国民间舞蹈的又一特点。一些舞蹈中,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兼收并蓄。文化血缘的因素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与中国风格的形成。例如:汉族民间舞蹈的扇子、手巾等道具,在壮族一些舞蹈中通用;汉族东北秧歌、高跷在满族地区盛行。白族吸取了八角鼓作为男子舞蹈的道具,又把霸王鞭作为女子舞蹈道具,两者在表演上都有新的发挥,成为“绕三灵”盛大活动中的主要表演。
居住在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的舞蹈中,双人背靠背退转又骤然分开的表演技巧,与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的多朗舞第二组动作近似。这正因为其中都有古西域乐舞的因素,而且,在近代生活中,两民族又有密切的往来。盛行芦笙舞的民族中,侗族、水族都使用同一类型的芦笙,舞蹈均偏重在技巧上,这与他们都是古百越人的后裔,语言同属侗水语支有一定关系。云南汉族、彝族交错聚居区的汉族花灯中有彝族打歌、烟盒舞的动作;而彝族吸取了汉族花灯的表演形式成为彝族花灯,并发展成彝族花灯戏。
歌、舞、乐三者的结合,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又一特点。表演形式以跳乐、鼓舞、以乐伴舞为主。这几种形式既可独立表演,又可交叉进行。歌舞是中国古代民间舞蹈踏歌的遗风与发展,是最普遍的舞蹈形式。又可分为载歌载舞、歌舞相间、以歌伴舞等。汉族、壮族的采茶舞、藏族的弦子舞等,同属载歌载舞的形式;花鼓灯属于歌舞相间的形式;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塔吉克族的买力斯是以歌伴舞的形式。西南许多民族,保留有多种习俗歌舞,在一些尚无文字的民族中更为盛行,用以颂赞祖先、教育后代、倾诉爱情、欢庆婚嫁、祝贺新居、哀悼亡灵等。《诗经》中的“君子阳阳,左执簧”即对古代持笙簧乐器跳舞(跳乐)的描述,秦、汉前已盛行于南方。现在西南地区苗、彝、侗、水、拉祜等族广泛流行的芦笙舞,是这种古老形式的发展。芦笙舞在民间常见于驱恶禳灾、仪礼娱乐、传情择偶等活动中。鼓舞可分为以鼓伴奏和击鼓而舞两种。鼓以特有的音色、节奏在舞蹈中起重要作用。因鼓的材料与造型不同,又有铜鼓舞、木鼓舞、羊皮鼓舞、长鼓舞、象脚鼓舞、手鼓舞等。铜鼓舞在秦汉时已流行于南方,现在壮、苗、瑶、水、彝、布依等族仍有以铜鼓伴奏的舞蹈。鼓者边奏边舞,舞者边歌边舞。佤族的木鼓舞常见于祭祀,羊皮鼓舞常见于羌族民间巫术活动。瑶族持小型长鼓,朝鲜族携大型长鼓边击边舞。象脚鼓舞既用于表演也用于伴奏。维吾尔族手鼓舞则是以手鼓为伴奏的表演性舞蹈。苗族鼓舞形式多样,汉族鼓舞多属表演性舞蹈形式。以乐曲伴奏的舞蹈形式,在蒙古、藏、维吾尔、朝鲜族民间比较长见。如藏族的堆谐(踢踏舞)、维吾尔族的各种木卡姆舞蹈、朝鲜族的假面舞等,乐与舞的分立,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
使用道具,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特点之一。通过道具的使用,扩大了舞蹈的表演手段,是人们采用中国古代“缘物寄情”、“托物取喻”的艺术手法。中国民间舞蹈道具的应用与表现形式极为广泛多样。一般可分为:模拟鸟兽的、使用生活用品道具的、使用其他道具的 3类。模拟鸟兽的舞蹈有:龙舞、狮子舞、凤舞、麒麟舞等,都是人们认为吉祥的神物;鱼舞取汉语鱼、余的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孔雀象征幸福、美丽,鹤舞象征长寿,牦牛舞、山羊舞、马舞、骆驼舞、蝴蝶舞等,都有本民族的寓意。这类舞蹈都有特制的大型道具,扮演者人数不等,表演多模拟该动物的自然动作与神态,或作拟人化的表演,有些节目具有一定的情节。使用生活道具的舞蹈,有表现生活情节的小车舞、跑旱船,以小型道具配合舞姿表现不同人物形象的伞舞、扇舞、斗笠舞等,用道具增强舞蹈形象、节拍、音响效果的板凳舞、烟盒舞、盅碗舞、筷子舞、盘子舞等。其他道具舞蹈,有与宗教有关的灯舞、蜡条舞,与古代兵器有关的盾牌舞、棍舞、刀舞以及艺术性较强的剑舞、绸舞等。
中国民间舞蹈的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民间舞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些濒于失传的舞蹈得到抢救,一些不被人知的舞蹈陆续得到发掘、整理和介绍。许多民间舞蹈经过加工搬上舞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原来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舞蹈,逐渐演变为娱乐性舞蹈,如巴山土家族的跳丧、德宏傣族的戛光,经过加工成为“巴山舞”、“新戛光”等新型群众舞蹈。
5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建立了中国民间舞蹈教学与研究机构,整理出包括部分民族和地区的中国民间舞蹈教材。中央与地方的舞蹈、艺术院校都开设了有关课程。各地教材多以本民族、本地区为主,兼学其他,并经常交流经验,使教材日益完善。科研工作亦在逐步发展,已在广泛采风、学习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有关学科进行初步的综合研究。1982年以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编辑工作,更促进了中国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创作、学习和研究等工作。现在中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艺术,涌现了各民族著名的舞蹈家,创作了大批优秀独舞、群舞、大型歌舞及舞剧节目,博得国内外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