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研究餐厨垃圾发酵生产有机肥的可行性,优化堆肥发酵工艺,对堆体C/N、辅料、翻堆频率、粒径和pH值等可变因素进行了堆肥研究,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堆肥发酵的最佳条件为:C/N 20~27,以粒径<5 mm的稻草为辅料,含水率(65±5)%,翻堆频率1次/d(以保持堆体温度不超过70℃),一个堆肥周期内翻堆15~20次,堆肥周期为20 d左右。产品理化指标检测符合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02),且堆肥工艺重复性好,生产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餐厨垃圾是指家庭、学校、机关公共食堂以及餐饮行业的食物废料和食物残余,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餐厨垃圾主要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植物油、动物油、肉骨和鱼刺等化学组成以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为主。传统餐厨垃圾的处理方式多为填埋和焚烧,但传统的处理方式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没有充分利用餐厨垃圾资源。
随着餐厨垃圾产出量的日益增多,其资源化处理方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餐厨垃圾的主要资源化处理方式为'制作饲料(脱水处理、生物发酵)、厌氧消化(产氢气、甲烷)和堆肥(好氧堆肥、蚯蚓堆肥)。
但这些资源化处理方法同样存在着弊端,如饲料化技术无法避免同源性污染问题;而厌氧消化则存在能耗大,对原料要求较高,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且产出量较低等问题。
综合我国对餐厨垃圾的研究状况及贵阳市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堆肥的方法处理餐厨垃圾。由于餐厨垃圾的液体部分的油脂可以?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470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美刺崛∩锊裼停砉ひ障喽猿墒欤溆嘁禾宀糠挚梢耘湃氤鞘蟹纤低惩骋淮恚虼吮臼笛榻鲆怨撕蟮牟统魑辖卸逊恃芯俊U攵远逊手芷诮铣さ奈侍猓∮煤醚醵逊实姆椒ǎ直鸫覥/N、辅料、PH值、含水率、翻堆频率和物料粒径等方面对堆肥工艺进行了初探,为贵阳市餐厨垃圾的中试堆肥发酵提供合理的方案。
1材料与方法
1.1发酵基
采用河南省恒隆态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M发酵菌剂(主要由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真菌等复合而成)。
1.2堆肥原辅料
1.2.1原料
本实验所处理的餐厨垃圾取自贵州大学南校区食堂。采集期为2010年9月-2011年6月,基本包含了4个季节的饮食。每批次堆肥原料收集时间为1周,2010年9、10月份及2011年5、6月份由于外界气温较高,原料不易贮存,收集时间为3~4d。原料收集后贮存在阴凉的室内。实验前将所有的实验材料混匀。。
1.2.2辅料
本实验综合了辅料来源、产量、交通运输及其成本,最终选用稻草、花生壳、锯末和麦麸作为堆肥辅料的研究对象。其中稻草与花生壳均购于铜仁市,晒干后粉碎至粒径1~5mm;锯末购于贵阳市附近的家具加工厂;麦麸购于贵阳市甘荫塘粮油批发市场。
1.3实验方法
1.3.1堆肥设备
实验装置(图1)根据堆肥厂的发酵槽设计,长4.0m,宽2.8m,高1.2m,离地0.2m。底部为建筑竹跳板,通风、透气而且可以承受较重的重量。两边的壁采用九合板将堆体与外界隔开,有一定的保温作用。顶部及两端敞开,以保证堆体通风效果,也有利于堆肥的处理及搬运。其中一端装有木板活动门,方便上料。发酵采用自然通风,不外加强制通风设备。
详情请点击下载附件:餐厨垃圾自然升温堆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