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不用的手机都去哪儿了?

安健环2023-02-11 23:38:53百科知识库

那些你不用的手机都去哪儿了?

★核心提示
我国每年的废弃手机总重可达1万吨,若全部回收处理,能提取1500千克黄金、100万千克铜、3万千克银,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库。对于如今的消费者来说:扔了,舍不得;送人,没人要;卖了,不值钱;放家里,不安全……
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自由身”
目前,废旧手机尚未列入国家相关的电子产品管理名录,仍是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自由身”;我国的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也未建立,生产企业和运营商既无积极性,也无责任进行回收;无资质的非法处理企业,通过破坏性方式提取其中的贵重金属,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而正规处理企业往往难以拿到货,处于半饥饿状态。
废旧手机的流向,不仅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资源战略造成影响,也涉及千家万户的安全,亟待引起全社会重视,并妥善加以解决。
消费者如何处理旧手机?
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2月,我国共有手机用户约12.4亿户,用户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由于不少消费者是“双枪将”、“三枪族”,如此算来,我国手机保有量至少有十几亿部。
巨大的保有量,也带来了巨大的淘汰量。据调查,我国消费者平均15个月更换一部新手机,全国每年废弃手机约1亿部,而回收率还不到1%。这些废弃手机总重可达1万吨,若全部回收处理,能提取1500千克黄金、100万千克铜、3万千克银,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库。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接受访问的1000位消费者中,50%左右的人将废旧手机搁置家里,其余的人选择直接丢弃、送去回收点、赠送他人等。可见,搁家里,成了废弃手机的主要处理方式。
废旧手机都去哪儿了?
良莠不齐的二手市场是主要目的地,野蛮拆解造成环境污染。在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废旧手机到底去了哪里?
大部分由维修网点或民间回收点进入二手市场,只有少部分进入正规的回收利用体系。正规渠道比较有名的是“绿箱子”,这是中国移动(微博)与合作伙伴于2005年启动的环保行动,通过在移动营业厅及合作伙伴的营业场所设置专门回收箱,回收废旧手机及配件,统一委托专业处理公司进行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但消费者积极性不高,效果很有限。
废旧手机是如何流动的呢?
据一位二手手机经销商透露,一部分回收的旧手机经过翻新,流入二、三线城市或农村销售;一部分经过拆解,变为零部件用于维修,回收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还有一部分无法使用的主机板等零部件,被某些非法处理企业用于提取金、银等贵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环保、安全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记者到香港一家具有资质的某品牌手机的指定处理企业采访,只见工人用先进的设备,检测、挑出可用的废旧手机零部件,并用专业“擦洗设备”,将手机主板缓存芯片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擦掉”,以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无用的主板等零部件送到日本,由专业处理企业进行粉碎、焚烧,并提取其中的贵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回收利用怎样走向正轨?
废旧手机的处理,既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对于政府而言,应加强引导和监管。比如,尽快将废旧手机列入国家相关的电子产品管理名录,不能让其成为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自由身’。”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副会长罗涛表示,应建立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和企业逆向物流体系,建立健全正规的回收利用体系,同时打击非法处理企业,对手机的生产、流通、回收、处理等环节进行全程管控。
“对于手机行业而言,应由‘谁生产谁负责’,变为谁在产业链中获利最大,谁就负主要责任。”一位业内专家表示,生产企业、处理企业与运营商之间,由于获利不同、能力不同,其职责应有所区别。
“在不少国家,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交付废旧手机处置费,而在我国,消费者不仅不付费,还可从中获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资源再利用的角度看,消费者从中获利便于回收,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种获利方式并不一定有利。“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消费者都应树立和加强环境意识,尽量支持正规回收渠道建设。”
(据人民网报道)

本文标签: 生态安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