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

安健环2023-02-11 23:20:05百科知识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什么是“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如何发展而来的?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形态的关系如何?本期应知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解读。
聚焦一
十八大报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什么是“五位一体”?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从“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党的十五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设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从而使“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加明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地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之后,在党的十七大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被写入党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完整阐述是在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引起了党内外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总布局中,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聚焦二
十八大报告: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什么是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继党的十七大报告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与其他文明形态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会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专家解读 “五位一体”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
十八大报告回答了当今中国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和如何建设现代化。报告中“五位一体”的新提法大大丰富了原有的现代化理论体系,这个总体布局意味着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从局部现代化逐步走向全面现代化,从不大协调的现代化逐步走向全面协调的现代化。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如此高的高度,也是对老百姓重点关注问题和期待的回应。近几年来,老百姓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其实也说明老百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渴求。

本文标签: 生态安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