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有阙(quē),中国古代罪名,隋、唐所订“十恶”罪中“____”罪之一。
A、不孝
B、不睦
正确答案:不孝
解析:。十恶,中国封建时代十类重罪的总称。阙,通“缺”。供养有缺,就是不赡养父母、祖父母,或者赡养方式不恰当。供养有阙是“不孝”之一,指对直系尊亲属有忤逆言行,如控告或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世时别籍异财(分居),不予供养;居父母丧时嫁娶作乐,脱去丧服,改着吉服;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亡。
十恶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这些罪行被封建统治者认为是最重的罪。十恶是从秦汉起逐渐形成的。秦律有不孝、不敬等罪名。《唐律疏议》说,“汉制九章,虽并湮灭,其不道、不敬之目见存”;谋反、大逆、不孝、内乱也有案例可资考证。到了南北朝,十恶的各条大致都有了。北周“不立十恶之目,而重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义、内乱之罪”。北齐律把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和内乱,列作重罪十条。隋《开皇律》就北齐刑制加以损益,创设“十恶”名称,即后来的十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