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蓬莪术
名称出处:《药性论》
概况异名:蓬莪茂(《日华诸家本草》)。
基源:为姜科姜黄属植物莪术的干燥根茎。
原植物:莪术Curcuma zedoaria(Christm.)Rosc.,又名蓬莪茂、山姜黄、臭尿姜(《中国植物志》)
历史:莪术古名蓬莪茂,始载于《药性论》。关于原植物自古以来各家说法就不一致。陈藏器谓:“一名蓬莪,黑色,二名莲,黄色,三名波杀,味甘有大毒。”据《中药志》谓,姜黄属植物无大毒,因此波杀非本属植物。《日华诸家本草》载蓬莪茂:“即南中姜黄也,海南生者名蓬莪蒁”。《证类本草》在蓬莪茂项下附有“端州蓬莪茂和温州蓬莪茂”二图,后者即今之温莪术。总之,古之本草所载非一种植物。
由于姜黄属植物新鲜材料上的特征对植物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一般的鉴定主要是依靠标本。因此长期以来关于本类药物的原植物存在许多问题。早在1790年,Loureiro在《Fl.Cochinch.》中认为中国的蓬莪茂为Curcuma rotunda,山姜黄为Curcuma zedoaria Rosc。可能后来由于发现部分地区的山姜黄即莪术,在干标本外观特征上山姜黄与C,zedoaria比较相似,所以在中国许多文献上一直认为正品莪术为C.zedoaria Rosc.。据写《中药志》的有关工作者调查,未发现C.zedoaria作莪术用,而在标本上定为C.zedoaria的植物多数为C.aeruginosa或C.kwangsinensiis。目前,莪术的商品主要为桂莪术C.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其次为温莪术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莪术C.aeruginosa Roxb(C.zedoaria non Rosc.)《中国植物志》载莪术Curcuma zedoaria(Christm)Rosc;《中药志》认为莪术(文术)为C.aeruginosa Roxb.并根据根茎切面为黄色,叶片紫色晕较宽,花瓣白色与莪术有区别命名为黄莪术C.zedoaria Rosc.最近《中国药典》认为蓬莪术应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总之商品药材植物来源可能不止1种,另在植物的鉴定上也存有不同的看法,留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确定。
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约1m;根茎圆柱形,肉质,具樟脑般香味,淡黄色或白色;根细长或末端膨大成块根。叶直立,椭圆状长圆形至长圆披针形,长25~60cm,宽10~15cm,中部常有紫斑;叶柄较叶片长。花葶由根茎单独发出,常先叶而生,长10~20cm,被疏松、细长的鳞片鞘数枚;穗状花序阔椭圆形,长10~18cm,宽5~8cm;苞片卵形,稍开展,下部的绿色,顶端红色,上部的较长而紫色;花萼长1~1.2cm,白色,顶端3裂;花冠管长2~2.5cm,裂片长圆形,黄色,后方的1片较大,顶端具小尖头;侧生退化雄蕊比唇瓣小;唇瓣黄色,近倒卵形,顶端微缺;花药长约4mm,药隔基部具叉开的距;子房无毛。花期4~6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1版.424页.图279)
生境与分布:栽培或野生于林荫下。分布于中国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印度至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宜温暖湿润气候。土壤以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和冲积土为佳。用根茎繁殖,于2~3月间选择萌芽的过冬莪术根茎作种栽。按株行距各33cm开穴,深6~10cm,每穴栽种1个,芽向上,每亩用种量100kg左右。栽后覆土踩紧。生长期中,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冬季结合清洁田园进行培土,烧毁枯枝落叶,消灭越冬幼虫。
采集: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干燥后除去须根及杂质。药材主产于广西、四川。此外,福建、广东、浙江、云南亦产。
鉴别:干燥根茎呈卵圆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环节明显,节上有圆形稍凹下的须根痕或有残留须根,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黄绿色至棕褐色,蜡样,内皮层环纹黄白色,维管束点状,淡黄棕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加工炮制:醋莪术;取净莪术置锅中,加米醋与适量水浸没,煮至醋液被吸尽,切开无白心时,取出,稍晾,切厚片,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莪术(C.zedoaria)含挥发油1%~1.5%,油中主要为倍半萜烯类:蓬莪术环氧酮(Zederone)(1)、蓬莪术酮(Zedoarone)(2)、蓬莪术环二烯(Furanodine)、蓬莪术烯(Curzerene)、蓬莪术环二烯酮(Furanodienone)、异蓬莪术环二烯酮(Isofuranodienone)、蓬莪术烯酮(Curzerenone)、表蓬莪术烯酮(Epicurzerenone)、姜黄二酮(Curdione)、姜黄醇酮(Curcolone)、姜黄环氧薁烯醇(Curcumenol)、原姜黄环氧薁烯醇(Procurcumenol)、异姜黄环氧薁烯醇(Isocurcumenol)、姜黄环氧薁醇(Curcumol)、姜黄薁二醇(Curcumadiol),姜黄素(Curcumin)、去氢姜黄二酮[1]。干品含淀粉约64%[2]。其它品种的莪术挥发油成分各有差异[3~6]。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72;20:987。
[2] CA 1962;57:10085a。
[3] 药学学报,1982;17:441。
[4]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374。
[5] 药物分析杂志 1985;5(1):4。
[6] 中草药 1997;28(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