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郁李仁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郁子(《医心方》),郁里仁(《珍珠囊》),李仁肉(《药材学》)。
基源:为蔷薇科樱属植物郁李、欧李和长梗郁李的种子。樱属全世界约100多种,中国产40多种。
原植物:正品郁李仁一般为2种:郁李Cerasus japonica(Thunb.)Lois(Prunus japonica Thunb.),又名秧李(河南),赤李子(山东),山里黄、野李子、爵梅(江苏),雀梅、棠棣(江西),麦李(浙江)。欧李Cerasus humilis(Bge)Sok〔C.humilis(Bge)Bar.et Liou;Prunus humilis Bge.〕,又名乌拉柰(辽宁),酸丁(《热河志》)。另有一种在东北部分地区作郁李仁用:长梗郁李Cerasus japonica(Thunb.)Lois.var.nakaii(Lévl.)Yu et Li〔Cerasus nakaii(Lévl.)Bar et Liou;Prunus japonica Thunb.var.nakaii(Lévl.)Rehd.;Prunus nakaii Lévl.〕,又名中井郁李(《中国植物》)。
历史:郁李仁原名郁李人,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历代本草多有收载,《别录》谓:“郁李生高山川谷及丘陵上。”陶隐居云:“山野处处有,子熟赤色,亦可噉之。”《蜀木草》载:“树高五六尺,叶、花及树亦似大李;惟子小如樱桃,甘酸而香,有少涩味也。”《嘉祐补注本草》载:按郭璞云:“棣树(棠树)生山中,子如樱桃,可食。”陆玑注云:“白棣树也,如李而小,正白,今官园种之,一名薁李,又有赤棣树,亦似白棣,叶如刺榆叶而微圆,子正赤如郁李而小,五月始熟,关西、天水、陇西多有之。”《图经本草》记载:“今汴洛人家园圃植一种,枝茎作长条,花极繁密而多叶者,亦谓之郁李,不堪入药。”《纲目》记载:“其花粉红色,实如小李。”从上所说,古时使用的郁李仁不但名称繁杂,而且所附的植物图也很不一样,但都是樱属Cerasus及桃属Amygdalus一些植物的种子。
形态:郁李为灌木,高1~1.5m。小枝灰褐色,嫩枝绿色或绿褐色,无毛。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7cm,宽1.5~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缺刻状尖锐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脉上有稀疏柔毛;叶柄长2~3mm;托叶线形,长4~6mm,边有腺齿。花1~3朵。簇生,花叶同开或先叶开放;花梗长5~10mm;萼筒陀螺形,长宽近相等,约2.5~3mm,无毛;萼片5,比萼筒略长,先端圆钝,边有细齿;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雄蕊约30;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无毛。核果近球形,深红色,直径约1cm;核表面光滑。花期5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10页.图2350)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中或栽培。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等地。
长梗郁李与郁李的不同之处在于:花梗较长,长1~2cm;叶片卵圆形,叶边锯齿较深,叶柄较长,长3~5mm。花期5月,果期6~7月,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欧李与郁李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枝灰褐色或棕褐色,被短柔毛。叶片倒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中部以上最宽、基部楔形。果实红色或紫红色,直径1.5~1.8cm。花期4~5月,果期6~10月。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生于阳坡砂地,山地灌丛中,或栽培。
生药栽培:郁李适应性强,能耐寒、耐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栽种。用种子繁殖,在春季或秋季播种,穴播或条播,深4~5cm,播后覆上薄土,浇水保湿。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按15×10cm行株距间苗。当年冬前或次年早春移栽,按行株距1.2×1m穴栽。亦可在秋末,挖取母株周围萌生的分蘖苗进行分株繁殖。生长中注意中耕除草,铲除分生小苗;采果后或冬季落叶后,结合培土追施堆肥或人畜粪尿。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取核,再去壳,取出种仁。药材主产于河南、山东等地。
鉴别
性状:①郁李种子长卵形,长7~9mm,直径4mm;表面红棕色,平滑,顶端渐尖,种脐位于尖端稍下方,短缝状,其下方为种脐,明显,基部钝圆,中心有深棕色合点,圆形,自合点处放射向上散出数条维管束纹理;种皮薄,内面贴有白色半透明的残余胚乳,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微苦。 ②欧李种子长卵形,长7~9mm,直径约4mm;表面黄棕色,有细小颗粒,顶端实。 ③长梗郁李种子椭圆形,长6~7mm,直径约4mm,表面淡黄至褐色,平滑,顶端渐尖。
显微 ①郁李 种皮表面观:种子中部种皮表面细胞圆形、长多角形、椭圆形,具细胞间隙,直径54~137μm;石细胞单个散在或2~3个相连,类圆形、长圆形,直径32~98μm,侧壁边缘略呈波浪状弯曲,均匀增厚,约5.5μm,孔沟较稀疏,形成大小不整齐的齿状壁,底壁纹孔不明显。近尖端处石细胞排列较紧密,椭圆形、类圆形、多角形,直径25~51μm,侧壁厚度不均,6~16μm,孔沟较密。横切面:圆形,直径4mm,表皮细胞1列,散有黄色石细胞,其上半部分露出,壁较厚,具层纹,下半部嵌在薄壁细胞间,壁较薄,具孔沟及纹孔;其下方为黄色薄壁细胞,多皱缩,薄壁组织中可见草酸钙结晶及维管束;内表皮细胞1列,扁椭圆形,外侧有角质层。外胚乳层细胞界限不清楚;内胚乳细胞在种子腹缝线处为1列,逐渐扩展至种子背面11列,其内侧为子叶,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簇晶及糊粉粒。 ②欧李 种皮表面观:种子中部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椭圆形,直径44~138μm;石细胞单个散在或2~4个相连,椭圆形、圆形、长卵圆形,直径30~57μm,侧壁厚4~8μm,底壁纹孔近无,近尖端处石细胞多角形、类多角形、类圆形,有的一端尖,直径31~49μm,侧壁厚薄不均匀,7~13μm。 ③长梗郁李 种皮表面观与郁李相似,种子中部石细胞直径41~91μm。
理化:①检查氰甙类 取粉末0.5g,置带塞试管中,加5%硫酸溶液3ml,充分混匀,试管口放一用三硝基苯酚钠溶液温润的滤纸条,塞紧,将试管置40~50℃水浴中加热10分钟,滤纸条由黄色变砖红色。 ②薄层层析 取样品0.5g,加等量CaCO3共研碎,放入具塞三角瓶内,加石油醚(60~90℃)4ml冷浸过夜后,吸去石油醚,吹干,再加入乙醇4ml冷浸过液,用乙醇浸液点样,以苦杏仁甙为标准品,吸附剂为青岛硅胶G,湿法铺板,展开剂为氯仿∶乙酸乙酯∶乙醇(2∶1∶2),展距18cm,碘蒸汽熏后,苦杏仁甙显黄色斑点。(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86页.图52)
加工炮制:炒郁李仁 取郁李仁,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且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此外,尚有制霜,朱砂制,蜜制等炮制方法。
化学性质含苦杏仁甙、脂肪油58.3%~74.2%、挥发性有机酸、粗蛋白质、纤维素、淀粉、油酸。又含皂甙、植物甾醇及维生素B1[1]。还含3种球蛋白,KP-A,IR-A和AR-A;3种白蛋白,KR-B、I R-B和AR-B[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19。
[2] 生药学杂志(日) 1988;4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