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医药知识2023-02-03 00:44:47百科

蒲公英

概况

异名:仆公罂(《本草图经》),黄花郎(《救荒本草》),婆婆丁(《滇南本草》),黄花地丁(《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蒲公丁(《陕西中草药》),黄花草(《江苏省植物药材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苗(《河南中草药》),黄花三七(《杭州药用植物志》)。

基源:为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蒲公英和碱地蒲公英及同属10余种的带根全草。蒲公英属全世界约1000种;中国约100种,其中18种入药。

原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和碱地蒲公英T.sinicum Kitag.

历史:蒲公英为较常用中药,首载于《唐本草》,名蒲公草:“蒲公草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宋《图经本草》:“俗呼蒲公英,语讹为仆公罂”,《本草衍义》:“今地丁也,四时常有花,花罢飞絮,絮中有子,落处即生。”《纲目》:“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这些本草描述、附图与商品药材原植物对照,都应为菊科蒲公英属植物。《中国药典1966年版》仅收载蒲公英1种,1977年版除收蒲公英外,增收碱地蒲公英和异苞蒲公英(Taraxacum heterolepis Nak.et H.Koidz.),1985年和1990年两版改收为蒲公英或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中药志》1961年第1版,收载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河北蒲公英(T.platypecidum Diels)和红梗蒲公英(T.erythropodium Kitag.)5种,附注中还列举了角状蒲公英(T.ceratothorum Dc.)等7种,并说华南地区有用同科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L.)DC.]及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 L.),云南有用毛莲菜(Picris divaricata Vant.)充作蒲公英的。1988年第2版则收载:蒲公英、碱地蒲公英、芥叶蒲公英(T.brassicaefolium Kitag.)、异苞蒲公英、河北蒲公英、红梗蒲公英和白花蒲公英(T.calanthodium Dahlst.)7种,附录亦大体如第1版所述。总之药材蒲公英原植物,由上所述应为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蒲公英属为著名的无融合生殖类群,其分类一直存在着巨大困难,本属全世界有1000种以上,中国约100种,是否它们都能同等入药,尚待进一步研究。至于同科其它属植物充作蒲公英,则应予纠正。另有1种欧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 Wigg.主要分布于欧洲,根具有雌激素样活性,有抗生育和抗真菌作用,亦供药用。

形态: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根垂直。基生叶莲座状,平展,基部狭成短柄;叶片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15cm,宽1~5.5cm,羽状深裂,侧裂片4~5对,长圆状披针形或三角形,具齿,顶裂片较大,戟状长圆形,羽状浅裂或仅具波状齿。花葶数个,长5~15cm,上密被蛛丝状毛;总苞钟状,淡绿色,总苞片2层,外层的卵状披针形,边缘膜质,被白色长柔毛,顶端有或无小角,内层的线状披针形,长12~18mm,宽约2mm,边缘膜质,白色或略带粉红色,缘具蛛丝状毛,顶端有小角状突;全为舌状花,舌片长15~18mm,宽1.5~2mm,顶端平截,5齿裂。瘦果倒披针形,长4~5mm,宽约1.5mm,具纵棱,喙长8~10mm;冠毛白色,长约7mm。花果期4~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80页.图6774)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路边、田野。广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各地。朝鲜、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碱地蒲公英与蒲公英的主要区别在于碱地蒲公英叶柄基部扩大呈鞘状,叶片为规则的羽状分裂;总苞顶端无角状突起;瘦果长5~5.5mm,喙长4~5.5mm。花果期4~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79页.图6772)

生于盐碱草甸、草坡或砾石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蒙古和原苏联西伯利亚东部也有分布。

异苞蒲公英等常见10余种的鉴别。可见《中药志》.第4册.710~711页(1988年第2版)。检索表。

生药

栽培:适应性强,对土壤选择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轻粘壤土为佳。用分根繁殖,春、秋两季均可进行。将老根挖取,折成5~7cm长的小段,按行距33cm开5~7cm深的条沟,以10~15cm株距,平放于沟内,浇水后覆土压紧。也可利用种子繁殖,于9~10月条播。出苗后注意中耕除草,适施水肥3次。雨季注意排水。

采集:4~10月间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出,晒干。

鉴别

性状:主根圆锥形,长4~10cm,直径3~8mm;表面棕色或紫棕色,具深纵纹及皱纹;质脆,断面平坦。基生叶,多皱缩卷曲,灰绿色至绿褐色,完整者展开后,叶片呈倒披针形,边缘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形,花茎柔细,常有不完整的头状花序或总苞,偶可见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以叶多、色绿、根长者为佳。

显微 蒲公英根横切面可见最外为木栓层;韧皮部宽广,约占半径4/5,有乳管及筛管群排列成断续的环轮状,通常6~9轮;木质部小,约占半径1/5;纵切面观乳管为有节的联结乳汁管。叶表面观可见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角质层隐现纹理,有不定式气孔,非腺毛较多,由6~8(~13)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呈类长方形,毛茸长180~570(~750)μm,基部直径20~24μm,中间的细胞有时缢缩或扭曲,两细胞连接处及少数细胞内有时淡棕色内含物,顶端细胞呈棒状或长椭圆形,壁薄,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叶脉处非腺毛多见。(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705页.图681、682、683、684)

理化:取蒲公英粉末250g,加乙醇500ml,加热回流8小时,减压回收乙醇液至干,加10%氢氧化钾乙醇液30ml皂化3小时,加水60ml稀释,加稀盐酸调至中性,加乙醚10ml提取(同样量提取三次),加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同收乙醚浓缩备用。吸附剂用硅胶G板,展开剂为氯仿,展距16.5cm,显色剂用5%磷钼酸乙醇液,110℃加热,以β-谷甾醇、α-香树脂醇为对照品。样品液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有相同蓝色斑点.另取蒲公英粉末50g,加乙醇250ml,于索氏提取器中,加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2/3后,加少量蒸馏水过滤,滤液浓缩蒸干,加入甲醇1ml溶解,供点样用。吸附剂用硅胶G板,展开剂为正丁醇-乙酸-水(4∶1∶5),展距16.5cm,显色剂用碘化铋钾,以胆碱为对照品。样品液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有相同橘红色斑点。(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708页.图691)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化学性质

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1)、蒲公英素(Taraxa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胶(Pectin)[1]

附 ①同属植物药用蒲公英(T.officinale):全草含皂甙、莴苣苦味素(Lactucopicr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大波斯菊甙(Cosmossin)[2]、门冬氨酸及谷氨酸等[3];根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ψ-蒲公英甾醇(ψ-Taraxasterol)、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树脂、橡胶、胆碱、葡萄糖甙、葡萄糖、蔗糖、果糖[4,5]、菊糖、醋酸、对-羟基苯乙酸和维生素B2(VB2)[6]等;叶含叶黄素(Lutein)、堇菜黄质(Violaxanthin)[7]、叶绿醌(Plastoquinone)[8]、维生素C和维生素D;花中含山金车二醇(Arnidiol)、叶黄素和毛茛黄素(Flavoxanthin)[4];花粉中含β-谷甾醇、5α-豆甾-7-烯-3β-醇(5α-Stigmast-7-en-3β-ol)[9]、叶酸(Folic acid)和维生素C[10];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8];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11],拟雌内酯(即香豆雌醇)(Coumestrol)[12]、核黄素、胡萝卜素[4]以及多糖(Tof-CFr)[13]。 ②日本蒲公英(T.japonicum)根含三萜化合物新羽扇豆醇(Neolupenol)、蒲羽扇豆醇(Tarolupenol)以及它们的乙酸酯新羽扇豆醇乙酸酯(Neolupenyl acetate)、Tarolupenyl acetate、另含乙酸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yl acetate)、α-香树脂醇乙酸酯(α-Amyrin acetate)、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nyl acetate)、蒲公英赛醇乙酸酯(Taraxeryl acetate)[14];另外,也曾分离到拟雌内酯(Coumestrol)[15];花、叶、根中精油(Essential oils)成分GC分析表明除几种成分外基本一致[16]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418。
[2] Hegnauer R.,Chemotaxonomie der Pflanzen(Ⅲ),1964:476,483,486,525,526.。
[3] CA 1965;63:3309c。
[4]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460。
[5] CA 1957;51:11495c。
[6] Karrer,w.konst.und Vorkom.der org Pflanzenst.,1958,s.,1161。
[7] CA 1969;70:26362q。
[8] CA 1966;65:17373f。
[9] CA 1967;67:105316u。
[10] CA 1950;44:10051d。
[11] Phytochemistry 1967;6(4):511。
[12] CA 1969;70:34902f。
[13]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2;(3):28。
[14] Tetrahedron Lett 1981;22(24):2289。
[15] 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 1982;(2):16。
[16] CA 1980;92:143281c。

本文标签: 蒲公英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