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地下宫殿

生物科学2023-03-21 22:18:07百科

定陵地下宫殿

中国著名地下建筑,明代神宗皇帝朱翊钩(1573~1620年)的陵墓。明十三陵之一。在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南麓。1584年开始兴建,1590年陵墓全部完工。其地下建筑一般称“地下宫殿”(简称地宫),于1957年发掘。定陵的建筑主要有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和地宫等部分。定陵的地宫位于明楼的正后部,是陵墓建筑中的主要部分,其中埋葬着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个皇后。

地下宫殿距地面27米,总面积为1195米2,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联结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拱顶直墙石衬砌),不用梁、柱,前、中殿连成一个长方形的甬道,后殿则横在顶端(见图)。前、中、后三殿之间,各设一道结构相同、全部用料石构筑成的券门,券门下是两扇汉白玉石门,其高为3.3米,宽1.7米,重约4吨。石门制作工整细致,又十分合理,大部由原石雕凿而成。前、中殿的空间较大,由地坪至拱券顶高7.2米,两殿连接长为58米。殿内地坪均用“金砖”铺地。中殿左、右两侧有两条甬道,通向左、右配殿,甬道口装有青石门,形体较小。两个配殿全部用料石起券(即石衬砌),殿高7.1米,宽6米,长26米。后殿的空间最大,其高为9.5米,宽9.1米,长30.1米。殿内设棺床,地坪铺以磨光的光斑石。

图

明代地下宫殿采用了很大的料石砌筑成拱券式的石结构,能承受较大的压力,采用明挖法施工,将覆盖土夯填密实,又精心做好四周的防排水设施,距今虽已有400年,但无一处塌陷,且很少出现渗漏水现象。(见彩图)

著名地下工程——明朝定陵地下宫殿内景
本文标签: 定陵地下宫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