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ouqi shimian
[外文]:paint-works
在建筑部件表面涂罩装饰和保护的各种油漆涂料的工艺。油漆饰面应在完成全部其他土建和设备安装工程之后进行。作业时既不应损坏已修整好的基体表面,又不应污损已装修好的房屋建筑其他部位,并应注意对成品的保护。
沿革
在公元前22~前21世纪初,中国舜、禹时代即已用黑漆涂饰食器和祭器。《韩非子·十过篇》中有“流漆墨其上”和“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的记载,叙述了漆的早期使用。古老油漆彩画在战国时代已有初步轮廓,到汉代又有了新发展,凡官式木结构建筑的柱、枋等都用红色为基调涂刷油漆,彩画的题材多用云气、仙灵、植物和动物等,经历代沿袭,至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则更进一步实现了规格化,直至明、清两代,油漆彩画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民宅、园林等建筑,多数涂栗色或黑色油漆,梁、枋基本上不施彩画,色调淡雅和谐。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多采用厚漆配制而成的铅油调和漆、熟桐油等加颜料配制的油漆,并大多采用手工操作方法涂饰。以后,出现了多种合成树脂漆,施工操作也逐步采用各类喷、滚、刷、涂机具。
各国房屋建筑用油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油性漆、醇酸树脂漆为主,而水性乳胶漆用量较少。到70年代,水性乳胶漆发展很快,在涂料中占有很大比重。油性漆、醇酸漆和其他溶剂性漆,仍以涂刷木料、金属表面为主;磁漆等多用于建筑物的门窗和楼梯;乳胶漆则用于涂刷抹灰表面(见涂料饰面)。各国油漆饰面的施工,一般采用机械化方式完成。对房屋外立面装饰,多采用经过装饰加工的砌块和板材,现场喷涂彩色罩面;装配式房屋预制构配件的油漆作业除末道漆外多在工厂内进行。
分类
油漆涂料分为混色油漆、清漆、美术油漆、古老彩画油漆等四大类。按溶剂划分为油性漆、水性漆和溶剂性漆。
施工工艺
基层表面处理目的在于把基体清理干净,修补平整,保证漆膜粘结牢固,光结美观。对木材基体表面应清除毛刺、脂囊,节疤外应点虫胶漆,涂刷清漆时应用药物漂白或着色;对金属基体的表面则应清扫、除锈、磨光。基体干燥后方可涂漆。
涂漆清漆多用于木材表面,以显露木纹,涂漆前应润以水粉或油粉。一般的油漆涂刷一遍底漆和2~3遍面漆;精致的油漆涂刷一遍底漆和3~4遍面漆;如为金属表面,则还要先涂刷防锈漆。涂刷底漆的目的在于粘牢基底,粘结面层。涂刷面漆的目的在于覆盖均匀,增加漆膜厚度和光亮。精致的油漆需要增加面漆的遍数,并反复打磨。即每刷一遍面漆,待漆膜干燥后,就用水砂纸打磨一次;然后抛光上蜡、擦亮。经过多次打磨的漆面手感光滑、漆面光亮柔和。
美术涂漆一般先完成适当的油漆工序,待表面漆膜干燥后,方可通过工艺技巧进行美术油漆,经刻花版套色漏花(一种颜色为一版)、滚花、拉毛(波纹)、抽甩色斑、色点,以及仿木纹、大理石纹等,待干燥后,涂刷一遍罩面清漆。
古老彩画涂漆先将基体表面打磨平整,用油灰嵌缝,再垂直木纹裹麻丝,抹油灰至平整光滑。将绘在厚纸上的图案按轮廓以针戳孔,贴在待彩画部位,用颜色纱袋拍出图案粉线,把调配好的沥粉(主要成分为胶、香灰、绿豆粉、高岭土等,呈膏状)装入挤粉器,配上适当口径的细管,依粉线沥粉。待沥粉干硬后上色起晕,从上而下,先绿后蓝。在晕粉线上涂胶,贴上金箔。勾墨线和白线,最后罩一遍无光清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