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ongxing Si
[外文]:Longxing Temple
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内,创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原名龙藏寺。现存寺院为北宋扩建。宋开宝四年(971)开工,到元丰年间(1078~1085),寺内主要殿阁全部建成,改名龙兴寺,清初又改名隆兴寺。此寺虽经金、元、明、清历代重修,但仍然保持北宋时期的总体布局。寺内保存有四座宋代殿阁建筑。其他附属建筑为明清时重建或增建,著名的隋龙藏寺碑仍在寺中。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原分中、东、西三部分,现存仅中部和东部的一小部分。中部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前后不等,最狭处70米,最宽处105米。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大觉六师殿,摩尼殿、戒台、大悲阁、弥陀殿等。东部仅存原来的方丈院。全寺主要殿阁的屋顶都是布瓦绿琉璃剪边。
山门在全寺最南端。山门前有石桥、旗杆和砖砌影壁。山门又称天王殿,五间六椽,厦两头造。梁架为分心斗底槽,五铺作双抄偷心造,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至端拱元年(988)。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大修时,增加了补间小斗栱,但主要梁架仍为原来形制。
大觉六师殿第一进大殿为大觉六师殿,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已毁,仅存遗址。殿前清代增建的东西钟鼓楼也坍毁。
摩尼殿第二进大殿为摩尼殿(见彩图),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殿身五间八椽,厦两头造,副阶周匝。四面建龟头殿,南面三间,其余三面皆为一间,都是厦两头造。整体造型秀丽,俗称五花殿,殿身结构为金箱斗底槽,副阶二椽,殿身五铺作(见斗栱),补间铺作加用45°斜栱,是已知宋代建筑中使用斜栱的最早实例。殿内正中佛台上塑释迦和二弟子及文殊、普贤像。佛台三面砌墙,后墙背面悬塑须弥山,正中塑自在观音,是塑像佳作;东西墙外壁绘四十八愿和西方胜境。副阶柱间砌檐墙,内壁绘佛传故事。四龟头殿墙内面绘二十四诸天。殿内壁画、悬塑都是明代作品。清代曾在摩尼殿前增建东西配殿各五间,已坍毁。
戒台摩尼殿后为一座平面方形、三层屋檐攒尖顶的戒台。台上置铜铸双面佛像,为明弘治六年(1493)铸造。据记载,北宋时已建有戒台,现存者为清代重建。
大悲阁戒台正北约40米,为大悲阁,宋开宝四年建。1933年因极度残毁,为寺僧拆除,改建砖龛,以保护观音铜像。1944年重建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三层五滴水歇山顶大阁,其平面比原建筑缩小约1/3。阁内正中仍保存宋开宝四年铸造的四十二臂观音铜像,高22米多,底部汉白玉砌佛台,束腰内雕伎乐人和舞蹈人。大悲阁的东西两侧原建有御书楼和集庆阁,与大悲阁以飞桥相联,整体造型雄伟壮丽,后以残毁过甚,于1933年拆除。
阁前设有大月台,台左右各建一座黄琉璃瓦顶的碑亭,平面方形,重檐歇山顶。亭内分别树立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和乾隆四十五年的“御碑”。
慈氏阁和转轮藏殿大悲阁前,东为慈氏阁,西为转轮藏殿,都是重层高阁。从结构上分析,应同建于北宋初期。这两座建筑的平面均为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厦两头造,底层正面副阶三间。造型尺度相近,慈氏阁略低,但内部结构明显不同。
转轮藏殿上层外檐叉柱造,梁架中用长达两椽的大托脚组成类似近代人字柁架的形制,底层正中设木构转轮藏,即放置佛经的旋转书架(见龛橱),是宋代小木作的稀有遗存物。
慈氏阁下层外檐永定柱造,周匝缠腰,上层仍为叉柱造。阁内正中置木雕慈氏像一尊,高贯两层,因而整体构架中心为一空井。底层及平坐结构尚存宋代原意,上层梁架、斗栱都是清代官式做法,为清代大修的结果。其永定柱结构是中国现存的最早实例。慈氏阁和转轮藏殿于清代大修时,都在上层檐的下面增加一层腰檐。1954~1958年重修时,取消腰檐,恢复原建面貌。
弥陀殿大悲阁后为弥陀殿,面阔五间,单檐布瓦歇山顶,建于明代正德五年(1510)。但从结构上分析,内部梁架尚保持元代常用的大内额的做法,创建年代应早于明代。
其他隆兴寺内还存有宋、元、明、清历代碑刻20余座,散置于各建筑物附近。正定县城崇因寺内原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造的毗卢殿,1959年迁建于寺后空地上。此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内置“千佛绕毗卢”铜像,为明代艺术珍品,是中国同类造像中最精美的一座。
参考文章
- 隆兴寺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 正定大伽蓝隆兴寺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