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画

生物科学2023-02-03 02:02:36百科

镶嵌画

用各种颜色的玻璃、陶瓷、金属、石块、贝壳、玉石、木材等材料,采用镶嵌工艺制成的工艺画。可用于建筑物墙面、地面和顶棚的装饰,或制成屏风、壁挂、家具板面及其他工艺品。

沿革

世界上最早的镶嵌画是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寺庙中的马赛克(mosaic)。这种镶嵌画在当时已成为古埃及和巴比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逐渐为希腊、罗马等国普遍使用。镶嵌画在初期主要是用大卵石拼镶出图案以装饰地面,以后逐步发展到采用多种材料,包括玻璃、陶瓷、金属、大理石、贝壳、珠宝、玉石、木材等,用途也扩大到作为建筑物内外墙面、地面、顶棚等的装饰,画面内容出现了劳动、娱乐或战争场面以及统治者的政治、社会活动等。3 世纪,随着基督教地位的合法化,宗教内容的马赛克镶嵌画应运而生。4 世纪,拜占廷帝国的马赛克镶嵌画发展很快。它以镶嵌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为特点,神秘、庄严而富装饰性,6世纪达到鼎盛时期,甚至取代了壁画而成为欧洲中世纪教堂的主要装饰艺术。当时一些著名教堂的墙面和穹顶都用这种马赛克镶嵌画装饰,题材主要是圣经故事和使徒传记等宗教内容;所用镶嵌材料除彩色玻璃外,还杂以金、银、珠宝、玉石等,金光闪烁,富丽堂皇。这一时期镶嵌工艺采用倾斜式铺贴法,即使镶嵌的料块与墙面有一定的夹角,以造成光线的反射,从而可随观众视点的移动而产生一种闪烁不定,时隐时现的神幻效果。以后,马赛克镶嵌画传入西欧、北欧、中亚等地。在艺术上,拜占廷的风格逐渐与各国当地的风格相融合。在中美洲,15世纪以前就已广泛运用马赛克工艺。15世纪,随着拜占廷王朝的衰落,马赛克工艺也逐渐衰退。18世纪,俄国出现马赛克工艺。19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复兴,导致现代马赛克镶嵌画艺术的新生。墨西哥是当今运用马赛克镶嵌画艺术最普遍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赛克镶嵌画开始用于家具装饰。

中国的镶嵌工艺,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即已出现。当时的青铜器就已采用错金、错金嵌玉的镶嵌工艺。战国时代已有相当精致的金银错装饰工艺,即在青铜器上镶嵌金丝、银丝等。唐代,镶嵌螺钿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如河南洛阳出土的螺细镶嵌镜,背面用螺钿镶嵌出二人对坐于树下,一面饮酒,一边弹奏阮咸(古乐器)的画面。清代,浙江温州始创镶嵌彩石。20世纪中叶,特别是70年代以后,镶嵌工艺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工艺独特的镶嵌画品种,如彩石镶嵌画、薄木镶嵌画等。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陶瓷马赛克工艺,在中国过去只用于建筑装饰,70年代以后开始生产陶瓷马赛克片料,并有少数陶瓷镶嵌画与建筑相结合。

品种和特色

中国镶嵌画按材料分为彩石镶嵌画、薄木镶嵌画和玻璃镶嵌画等。

(1)彩石镶嵌画:选用具有良好天然色泽和纹理的石料加工而成。产地以浙江和辽宁为主。浙江温州的彩石镶嵌画采用浙江青田石,利用其自然色彩,先按设计图稿雕刻成各种浮雕式图形,再镶嵌于木板上组成画面。浙江青田县的彩石镶嵌画是将各色青田石锯成小薄片,再按设计图稿切割成形,然后拼接粘合而成。辽宁沈阳彩石镶嵌画是以天然大理石为主,兼用玛瑙、绿松石、汉白玉、金星石等多种材料,经切割、拼接、粘合、镶嵌、打磨等工艺加工而成。彩石镶嵌画在艺术表现上,以传统雕刻、壁画艺术为基础,借鉴国外硬石镶嵌的手法,并巧妙发挥石料的天然色彩、光泽和肌理的特色,装饰性强,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

(2)薄木镶嵌画:将木料加工成薄片,利用其天然色彩和纹理拼镶而成。主要产于辽宁、黑龙江等省。中国东北盛产木材,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质地坚硬,不易翘裂;色彩丰富,不易退色;纹理美观,富于变化;是制作薄木镶嵌画的良好材料。利用这些木材的树根、树皮、枝桠、疙节、树瘤,以及由于菌类寄生或自然风化造成的变色材等,制成镶嵌画,再加工成壁挂、屏风、壁画、桌面、旅游纪念品等。薄木镶嵌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规格不拘,适应性强。有的表现中国写意画效果,有的仿西洋画风格,也有的取装饰画形式。薄木镶嵌画的制作工艺,一般先用手工在木质底板上按设计图稿刻出低凹的槽形,再将薄木片镶成图案用胶粘贴在槽内,磨平打光。这种镶嵌画具有色彩协调、清新质朴、天趣自成的艺术效果。除中国之外,日本、印度、德国等国也生产薄木镶嵌画。

(3)玻璃镶嵌画:用各种颜色的玻璃小块镶制而成。属于马赛克镶嵌画的一种。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生产。玻璃材质轻薄,便于切割加工。料块有规则形(正方、长方、三角、菱形等)和不规则形(又称随形)两种。玻璃镶嵌画在太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可以产生绚丽多彩、光色交辉的艺术效果。

镶嵌画由于在用料和工艺上的独特性,不论其题材如何,画面形象都比较简练、概括,欣赏者在一定的视线距离内能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本文标签: 镶嵌画  xiangqianhua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