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ongzhaji
[外文]:bomber
用炸弹、鱼雷或空地导弹杀伤、破坏地面和海上目标的军用飞机。轰炸机按起飞重量、载弹量和航程的不同大致分为轻型轰炸机、中型(中程)轰炸机和重型(远程)轰炸机3类。轻型轰炸机又称战术轰炸机,起飞重量一般为20~30吨,航程可达3000公里,载弹量3~5吨,主要用于配合地面部队,对敌方供应线、前沿阵地和各种活动目标进行战术轰炸。中型轰炸机起飞重量为40~90吨,航程3000~6000公里,载弹量5~10吨。重型轰炸机又称战略轰炸机,起飞重量在100吨以上,航程7000公里以上,载弹量超过10吨。中型和重型轰炸机主要用于深入敌后,对军事基地、交通枢纽、经济和政治中心进行战略轰炸。
发展简史
轰炸机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由装一台发动机的侦察机改装而成,只能带少量炸弹,以后各国相继制造多发动机的轰炸机。它们都是木质结构的双翼机,速度、航程和载弹量都不大。炸弹多挂在机翼的下边。机上装有机枪,以对付敌方歼击机的威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轰炸机的飞行速度还不到 200公里/时,载弹量仅1吨左右。30年代以后,轰炸机的面貌有了巨大变化。双翼变成了上单翼,挂在机翼下面的炸弹移到机身内部;敞开的驾驶舱改成封闭的;暴露在外面的起落架在飞行中可以收入机内;功率增大的发动机外加了整流罩,加上其他一些技术措施,使轰炸机的速度提高到400公里/时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轰炸机又有新的发展。装 4台发动机的重型轰炸机已成为各国空中战略打击力量的支柱。美国的B-29重型轰炸机可载9吨炸弹,飞行高度甚至高于当时的一些歼击机。机上还配备了由11挺机枪组成的严密自卫火力网,甚至不用歼击机护航也能完成轰炸任务。这个时期,轰炸机上装备了雷达轰炸瞄准具和导航设备,能在夜晚和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轰炸。
50年代以后,高亚音速喷气式轰炸机开始服役。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又有超音速中程战略轰炸机。这个时期轰炸机在战术使用上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在飞行速度、高度和载弹量方面有很大提高。美国B-52重型轰炸机装有8台喷气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00吨,载弹量27吨,航程16000公里。
现代轰炸机的特点
现代高亚音速轰炸机多采用大展弦比的后掠翼,以保证飞机有较高的巡航速度和升阻比。上单翼布局形式可使机翼仅从机身上部穿过,这样,在飞机重心附近的机身内部容积可以用来放置炸弹(炸弹舱)。炸弹舱的底部有可在空中开启的舱门。由于炸弹布置在重心附近,空中投弹以后,重心不会有很大变化,便于保持飞机的平衡。喷气轰炸机载油量大,除机翼内放置部分燃油外,机身内炸弹舱的前后也对称地布置有许多油箱。飞机上装有完善的通信导航设备、轰炸瞄准装置和电子干扰设备等,以保证飞机准确飞抵预定目标区域,完成轰炸任务。通常飞机上除正、副驾驶员外,还有轰炸领航员、报务员、射击员等。为抵御敌方截击机的攻击,50年代以前设计的轰炸机(特别是中、远程轰炸机)上普遍装有旋转炮塔。60年代以后,由于空空导弹的发展,炮塔自卫已失去意义。现代轰炸机多靠改善低空突防性能、采用多种隐身技术来提高自卫能力。
现状和趋势
60年代以后,各种制导武器(如地空导弹,空空导弹)日益完善,目标的空防能力大为提高,所以战术轰炸的任务更多地由歼击轰炸机来完成。自卫能力差的轻型轰炸机已不再发展。随着歼击轰炸机航程和载弹能力的提高,甚至中型轰炸机的任务也可由它来完成。自从出现中、远程导弹后,战略打击力量的重点已转移到导弹上来,战略轰炸机的地位明显下降。70年代以后,只有美、苏两国尚在继续研制远程超音速轰炸机,如美国的B-1和苏联的图26,都是变后掠翼飞机,装有先进的自动导航系统、地形跟踪系统和电子对抗设备,攻击武器以空地导弹和巡航导弹为主,能在复杂气象和地形条件下隐蔽地进行超低空突防,对目标进行远距离攻击。远程超音速轰炸机易于分散隐蔽,不易受敌方核导弹摧毁,同时使用灵活,便于打击机动目标,已成为弹道导弹的重要补充打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