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像破坏运动

人文社科2023-03-22 00:22:57百科

圣像破坏运动

717~843年间基督教会关于供奉圣像和圣徒遗物问题之争。亦称反对拜像之争,词源出于希腊文eikono-klastes,意为图像破坏者。初期基督教会曾禁止陈列和崇拜各种画像。敬拜圣徒遗物之风,3世纪开始流行于东西两派教会,4世纪后已十分盛行。凡殉教圣徒的遗体和画像,相传与基督或使徒有关的遗迹、遗物等,被认为具有神性而受到尊敬与膜拜。古希腊教父伊皮凡尼乌曾对图像崇拜提出异议。东部教会关于图像崇拜之争是由保罗派发难的。保罗派为 5世纪流传于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的异端教派,7世纪盛行于西亚地区。他们反对外表的圣礼,尤其反对敬拜十字架、圣像、圣徒遗物等。犹太人和穆斯林也攻击基督教徒供奉偶像。 8世纪东部教会最激烈的教义争论即反对拜像之争。拜占廷帝国皇帝利奥三世出于政治需要,支持反对圣像崇拜者。以圣经和古教父都禁止崇拜图像为由,于726年发起一场洁净教会、祛除迷信的运动,下令从教堂和公共场所拆除所有圣像,凡坚持圣像崇拜者,均以异端论罪。教皇格列高利二世反驳说,向图像行礼不是崇拜而是致敬。格列高利三世重申前任的主张,并将移动或毁坏圣像的人革除教籍。东部教会著名神学家大马士革的约翰曾著文为圣像崇拜辩护。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和利奥四世继续利奥三世的政策。753年召开海尔里亚会议,指控图像崇拜就是拜偶像,决议废除一切形式的图像,并用武力对付拥护圣像派。太后爱利尼摄政后,于787年召开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决定废除海尔里亚会议决议,谴责圣像破坏运动;又从古教父著作中找出论据,为恢复圣像崇拜辩护。会议规定:“任何主教,如在祝圣殿堂时不用圣物,当即撤职,因他违背了教会传统。”815年,利奥五世召开君士坦丁堡会议,恢复753年的禁令。戴奥菲罗继续这一政策,但其遗孀狄奥多拉于843年当政后,重申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决议,恢复圣像崇拜,允许流亡的拥护圣像派回国,是为拜占廷圣像破坏运动的结束。至今东正教各派教会都重视敬拜圣像。

长达百余年的反对圣像崇拜之争,引起教会对拜像和圣礼在神学意义上的关注,突出教会传统的重要性,在西方则加强了教皇的权势,同时也是东西教会大分裂的导因之一。

拜占廷式圣像

圣像破坏运动在欧洲历史中曾多次出现。 794年查理曼大帝以保证教会的纯正信仰为名,推翻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决议,禁止供奉圣像,图像只许作装饰之用。路德维希一世时,这一运动达到高潮。宗教改革时期,新教各派都把废除圣像和圣物崇拜作为改革的内容之一。1566年,尼德兰的加尔文派教徒发起反抗西班牙统治者的斗争,起义群众冲进天主教堂和寺院,捣毁圣像,因而也有圣像破坏运动之称。

本文标签: 圣像破坏运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财政结余
2023-03-22
医院船
2023-03-22
终结执行
2023-03-22
行政档案
2023-03-22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