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aoli laodongzhe yu tiyu
脑力劳动者的特点是需要大脑持续地进行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且多长时间在室内伏案工作,体力活动较少。
大脑是人体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它的需氧量约占全身用氧量的1/4,血流量约占心脏排血量的1/5,并需要大量的糖作为能源,可见维持大脑活动的物质消耗是很大的。脑力劳动时,要求大脑中相关部位高度兴奋,但大脑各部位的兴奋能力均有一定限度,时间长了,脑组织中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和代谢废物的堆积,将对大脑产生保护性的抑制作用,大脑的工作能力就会下降。这时表现出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思维变得迟钝,甚至头晕、头痛,这就是疲劳现象。它提醒人们进行必要的休息,使大脑中持续兴奋的部分转入抑制,在抑制中消除代谢废物,重新积蓄能量,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不然,继续脑力劳动,使大脑过于紧张,超过它所能承受的程度,将导致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这种情况多次重复,就会引起神经衰弱的种种表现。
长期坐位工作,体力活动不足,会降低骨骼肌的张力,使心肺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减慢,消化能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从而为各种“运动不足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高血压、冠心病、胃下垂、便秘、糖尿病、肥胖、颈椎病、肩周炎等,在中老年脑力劳动者中发病率都较高。
脑力劳动后的休息有一般的安静休息(包括睡眠)和活动性休息两种。后者的主要形式是体育运动。这两种休息都是必要的,可以配合运用。
脑力劳动者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可分为即刻作用和长远作用两个方面。即刻作用表现为大脑活动得到迅速的调节。因为肌肉运动引起大脑运动中枢的兴奋,通过负诱导使从事思维活动的中枢更快更好地转入抑制休息,保护神经细胞免受过度疲劳的损害,从而更快更好地恢复其正常功能。系统地参加体育锻炼能起长远的良好的健身作用,表现为神经活动功能改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提高,使人精力充沛,思维能力增强,从而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体育锻炼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活跃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等血脂水平,减少多余体脂,保护血管弹性,并能改善胃肠道的紧张度和蠕动能力,维持骨关节的代谢和营养,延缓其退行性改变,从而对“运动不足病”起有效的防治作用。
脑力劳动者的体育锻炼方法因人而异,只要符合锻炼的科学原则,进行各种各样的锻炼都有益处。在工作中初感疲劳时,可进行广播体操、太极拳或短暂的球类活动等,以达到活动性休息的目的。在工作之余,体质较好的年轻人可根据爱好和条件选择1~2项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中老年人可根据不同体力选择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脑力劳动者的体育锻炼更宜在室外进行,以便充分利用日光和新鲜空气的健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