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anli Changcheng-Jiayuguan
[外文]:Great Wall — Jiayuguan
中国明代长城西端的重要关隘。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征西将军冯胜在嘉峪山西麓置关设防,筑土城周二百二十丈。弘治八年(1495),肃州兵备道副使李端澄,奉命筑嘉峪关关楼,正德元年(1506)奉命再筑关城东、西二楼及官厅、夷厂、仓库等附属建筑。嘉靖十八年(1539),兵备道副使李涵监筑,加高关城、新城、塔儿湾等城堡,同时添建敌楼、角楼、墩台、悬角楼、城壕、外壕、墙壕、远壕各一道,又于关城南、北筑边墙,全长50余公里。隆庆二年(1568)于嘉峪关置守备驻防。清乾隆以前仍沿明制。康熙十三年(1674)改设游击;乾隆四十年(1775)置巡检。乾隆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嘉峪关失去军事防御职能,然官置仍旧,戍兵则日减。关城及附属建筑,于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三十一年(1766)、四十年(1775)、五十七年(1792),均有维修。咸丰三年(1853),又重修关城。清中叶以后,嘉峪关成为税卡。清末至民国初,仍设有游击。嘉峪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等三部分组成。
(1)内城。驻守备司,一切官署、仓库、夷厂、军火、粮秣均置于内城。内城外缘周长640米,东墙长154米,西墙长166米,南、北墙各长160米,面积2.56万平方米。明初城墙,黄土版筑,高约 6米,夯层0.12~0.14米,明中期城墙加高 3米,外侧为土墼垒砌,中填黄土拌合砂石。个别地段亦用夯筑。清初城墙通高9米,基宽6.6米,顶宽2米。砖铺地面。外侧以青砖砌垛墙,高1.7米,厚0.50米,垛口间距0.42米。城墙内侧有砖砌女墙,高0.3米,厚0.34米。南、北城墙中间筑敌台,上建敌楼,为一层三间,面积38.2平方米。内侧明柱通廊。城墙四角,各筑方形角楼 (亦称戍楼),楼高出城墙5.4米,为砖砌二层单间,29.7平方米,内开券门,三面开券窗。楼上为平台,四周设垛口。内城有东、西二门,条石衬砌门洞基础和地面,砖砌拱券门洞,深20米,宽 4.2米。门额嵌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石刻,东曰“光化门”,西曰“柔远门”。门内北侧砌青砖马道,长22.2米,宽2.7米,外有护道墙。马道下设拴马桩,现已无存。东、西两门上,均建有城楼,楼高约17米,为木结构三层三檐歇山顶建筑。底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一、二层四周设回廊,立明柱各18根。第2层木格栏杆环绕。第3层为木格花窗。楼顶盖灰瓦。东、西城门外,均筑有瓮城,城墙亦黄土版筑,与内城同高。面积分别为 752平方米和741 平方米。东、西瓮城门额东题“朝宗”,西题“会极”,门洞结构与内城相同,均建单檐门楼,面积28.6平方米,门前有明柱通廊。
(2)罗城。位于西瓮城西墙外20米,为砖包墙,与外城相连,长287米。墙中间为砖砌券门,深25米,高6米,宽 4米,门额石刻“嘉峪关”。
(3)外城。围于内城四周,西墙即罗城,东、南、北墙为黄土版筑墙。内有驿站、店铺、饭馆、庙宇等。外城全长1263米,残高3.8米,基宽2.3米,上宽0.65米。外城有门二,一在东南,已毁;一在东北,称东闸门,门洞高4.2米,宽3.8米,深10.6米,条石砌基,砖砌壁,壁嵌36根方木排叉桩,上搭方木棚架,门顶建有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明柱,灰布瓦顶。外城现有墩台 3座,分别建在南城外、北城、东闸门北高坡上。外城四周设护城壕,现存壕深2.8米,宽2米左右,壕外有土堰。罗城以西10余米处,有一砂砾堆积的小丘,略呈新月形,故俗称月牙城,丘阜南北长 157.8米,宽35米,高3~6米,以掩护关城。丘阜以西,明代尚设置有梅花形六角陷坑,俗称绊马坑,现已无存。关城内现存附属建筑,有游击将军府的过厅与后院。城外有清道光二年(1882)重修的文昌阁、清嘉庆十二年(1507)重修的关帝庙和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的戏台等。嘉峪关现存明正德二年(1507)《嘉峪关碣记》、明万历十年(1582)《重修武安王庙碑记》、明万历四十年(1612)《嘉峪关漫记》、清嘉庆十四年(1809)《天下雄关》、清咸丰四年(1854)《重修嘉峪关记》、清光绪十二年(1886) 《登嘉峪关并序》等碑碣,对研究嘉峪关建置沿革,具有重要价值。
边墙南起讨来河北岸,北至黑山之腰,全长约15公里。明嘉靖十一年(1532)筑。为黄土或黄土夹砂版筑。关北边墙最北端约长1500米,采用内、外壁版筑,中以片石、黄土分层夯筑而成。距边墙外侧30~60米不等又筑外壕一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嘉峪关的保护极为重视,多次拨款进行修缮。1973年成立嘉峪关文物保管所。80年代以来,先后修缮了关城部分墙体、敌楼、主关楼、罗城、马道、城内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