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筑城体系

历史地理2023-03-22 00:22:46百科

长城筑城体系

中国古代构筑的以长城城墙为主体,与其他工程设施相结合的连续线式防御工程体系。它是城池筑城体系的发展和运用。历史上先后有 8个诸侯国和10多个王朝构筑、修缮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构筑和修缮的长城均超过5000公里,俗称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冷兵器时期规模宏伟、坚固完善的筑城设施,是世界著名的古代军事工程。

组成

长城筑城体系,由长城城墙、关隘、敌台(见图)、烽堠、障碍物和外围关堡组成。长城城墙是长城筑城体系的主体工程,城墙高、厚、坚固,城墙上筑有敌台、雉堞等战斗、观察工程设施。关隘包括关城和外围关堡等,它是长城筑城体系的主要防守据点,根据长城总的布局,结合地形建于险要的山口或重要交通孔道处。敌台主要用于侧射进入城墙根下的敌人,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敌台与城墙同高,凸出于城墙外。空心敌台多骑墙构筑,高于城墙,大敌台分上、中、下层,小敌台多为两层,都具有战斗、瞭望和掩蔽作用,是戍守长城的主要战斗工程设施。烽堠又称烽火台,是警戒和传递军情的通信工程设施,建于山岭或开阔地,遇有敌情,即以烽燧报警,白天施烟,夜间举火,传递信息。障碍物构筑在关隘附近和长城重要地段的外侧,有壕沟、崖壁、陷坑等。外围关堡是在长城重要的防守地段上,为加大防御纵深,在外围要点上构筑的前哨城堡。

山西应县小石口长城空心敌台

沿革

长城筑城体系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世纪,楚国即在封疆上构筑过长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之交,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秦、赵、燕、齐、魏、楚、韩、中山等国各筑长城以自卫,而秦、赵、燕三国,为了防御匈奴贵族的袭扰,又在其北部筑长城。这个时期的城墙主要是土石墙,墙高只有3~4米,有的则是利用原有的河堤改筑的,防御设施不完善。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从公元前214年开始,对原来燕、赵和秦国的长城加以增筑和修葺,使之连成一体,构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迄辽东,长达五千余公里的长城。汉朝除修缮秦修筑的长城外,还在阴山以北修筑了一道外长城,在阴山以北内蒙古境内的高阙至居延一线修筑了城障,并将秦长城向西延伸至盐泽(一说玉门,盐泽即今新疆罗布泊);盐泽以西至喀什仅筑有亭障、烽堠,从而构成了西起喀什,东至辽东,长达一万余公里的长城筑城体系。这个时期的长城筑城体系,除在城墙上筑有观察、战斗、掩蔽设施外,还筑有外围关堡和烽堠,在险要地段建有关城,使其联属相望;在长城的外侧还筑有障碍,如壕沟、陷坑等。城墙的选线注意了巧妙地利用地形,选建在蜿蜒曲折的山岭上或沿河构筑。城墙的构筑注意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过黄土高原或平坦地形的长城,一般筑夯土墙;在少土的山地,采用石砌墙;玉门关一带的汉长城,是用砂砾石与红柳或芦苇层层压叠构筑的。烽堠成方形,有夯土和石砌两种,底部边长4~9米,高度与底部边长相近。根据防御需要,有的直接建于城墙上,有的则独立地构筑在长城内外,有的又将几个成犄角配置,构成烽堠群。

金、明时期

金朝共修筑了两道长城:一道东起内蒙古的根河南岸,西至肯特山东南麓(今内蒙古自治区),全长约700公里;一道东起嫩江西岸的尼尔基(今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至大青山后(今包头东北上庙沟),全长约2500公里(不含复线、支线)。明朝在洪武至万历的200多年时间里,利用秦、北魏、北齐、隋修筑的长城,先后加修过18次,完成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约6300多公里的长城的构筑。金、明两代的长城与前代所筑的长城相比,建筑布局更加合理,工程设施更为齐全,使长城更适于防守。明代军队(特别是嘉靖以后)逐渐大批装备火器,影响到长城的建筑。保存至今的明代长城,将绵亘的城垣与关城、烽堠、城障等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城墙与壕堑的结合比以前有较大的改进。重要地段由于构筑了外壕、外墙和内壕、内墙,城墙上增筑了敌台,外围构筑有关堡、烽堠,从而增加了防御层次,增大了防御纵深,使防御更具有坚韧性。城墙的高度和厚度较以前都有增加,如八达岭一段,城墙平均高7~8米,厚6~7米。明代后期还出现了能用于射击、观察、掩蔽并能贮存物资、装备的空心敌台。这个时期的施工技术也有发展,城墙的砌筑广泛应用了单面或双面包砖,砖缝采用了石灰浆勾缝技术,在特殊地段上则利用山崖建雉堞,或劈山成壁作城墙。

特点

长城筑城体系到了明代已发展到完善程度,并具有如下特点:

(1)采取以关城为重点,以长城城墙相连接,构成点线结合、以点护线的筑城体系。如蓟州镇是守卫京师(今北京)的重要防区,燕山山脉横贯境内,山峦起伏,沟深谷狭,地势险要,其长城的构筑,主要着眼于控制山谷,扼守高地,伸出两翼,掩护关口。山海关是蓟州镇防区通往塞外的主要通道之一,控制着山、海之间的隘口。山海关关城的防御设施完备而坚固,城墙高约13米,厚约7米,城墙上设有雉堞,城楼的南、北、东三面设有箭窗68个,城外有宽16米、深8米的护城河环绕;为加强环形防御,在关城东、西筑有罗城,南、北筑有翼城,称作“五花城”。长城经山海关关城继续向两侧伸展,南侧一直伸入大海,北侧直上燕山,使山海关关城与长城结合得十分紧密。居庸关是京师通往塞外的又一重要关口,关城建在长约25公里的狭长山沟中,设有城堡四座,其中以居庸关关城作为屯驻重兵的地方;在北面的八达岭山坳中建居庸外镇作为前沿阵地,地势极为险要,是主要的防守营堡;再往北是岔道城,作为前哨关堡;居庸关关城的南面为南口堡,作为内部接应的场所,并起着防备敌兵迂回袭关的作用。

(2)重点防区则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构成纵深、多道的筑城体系。如大同镇和宣府镇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在宣府镇防区,以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组成的内三关长城为基点,在其北面还筑有外长城和内长城,形成以外长城掩护内长城,以内长城掩护内三关长城的筑城配系,不但加大了防御纵深,加强了该镇的防御,而且使友邻重点防区的蓟州镇西翼有了可靠的屏障。辽东镇的长城,在构筑上也显示了合理利用天然屏障的特点。如它利用辽河水险,在河东岸设置木栅,构筑土垣;在山地则利用险峻的山脊,随山顺势以人工将外侧劈成陡壁。

(3)长城城墙上大量构筑具有较完善的战斗、生活设备的空心敌台,进一步加强了城墙的防御能力。这种空心敌台既可用于观察、射击和掩蔽,又可作为武器、物资的仓库。空心敌台有大、小两种,大敌台多建在险要处,台高16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四周建雉堞,可供观察、射击用;中层为铳炮射击室;下层为物资、军械库。每台可容百人战斗和休息。小敌台多分为两层,四周开有箭窗,可容十余人战斗和休息。在长城城墙附近还构筑有专门用于防守的墩台,墩台有围墙和战斗、生活设施,内驻士兵;墩台间距约500米,防者能以墩台间构成的交叉火力阻止攻者前进。

长城这种据险筑墙,关堡相连,烽堠相望,敌台林立,层层布防的线式筑城体系,在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秦统一之后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中,曾发挥过重要的防御作用。

本文标签: 长城筑城体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